入厝前必看!搬運物品小撇步 | 搬家前這些東西先搬就對了 | 入厝禁忌?搬東西時機很重要

入厝前搬東西是件讓人既期待又頭痛的大事,特別是在台灣這種天氣多變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搞得手忙腳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的搬家過程更順利,不用在新家還沒住進去前就先累垮自己。

首先,打包順序超級重要!很多人習慣從客廳開始整理,但其實應該先從最少用的物品著手。像是儲藏室的雜物、季節性衣物這些平常不太會動到的東西,就可以優先打包。這樣才不會到了搬家前一天,發現還有大半個家沒整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建議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搬家進度表:

搬家前時間 建議打包區域 注意事項
2週前 儲藏室/書房 先處理紀念品、書籍等
10天前 臥室衣櫃 季節性衣物先收
1週前 廚房 易碎品要特別包裝
3天前 浴室 留最後使用

再來就是搬家當天的動線規劃,這點超多人都會忽略。記得要先跟搬家公司確認電梯使用時間,特別是在台北這種公寓大樓多的地方,如果遇到電梯維修或是管委會限制使用時段,真的會讓人想哭。建議可以提前一週跟管理室打好招呼,甚至有些社區會要求押金,這些細節都要事先問清楚。

最後提醒大家,入厝前搬東西時千萬別貪快!看過太多朋友為了省時間,把所有東西亂塞一通,結果到了新家才發現碗盤破掉、家具刮傷,反而要花更多時間整理。特別是台灣氣候潮濕,像沙發、床墊這種大型家具,最好用專業的防塵套包好,避免搬運過程中碰到雨水就完蛋了。

入厝前搬東西

入厝前什麼時候開始搬東西最適合?避開這些NG時段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入厝前什麼時候開始搬東西最適合?避開這些NG時段」,其實搬家真的要看時機,搬太早東西堆著會很阿雜,搬太晚又怕來不及。我自己搬過三次家,發現最好是在入厝前3-5天開始分批搬,這樣不會一次累死,還能邊搬邊整理。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先講幾個絕對要避開的NG時段:
農曆七月:老一輩都說這段時間不要動土搬家,雖然年輕人可能覺得沒差,但長輩會唸到你耳朵長繭
連續假期前:像過年、端午這種連假前超難叫搬家公司,價格還會漲
雨天:紙箱淋濕會破,家具泡水更慘,記得看氣象預報

適合時段 優點 注意事項
平日白天 搬家人手多、價格較便宜 避開上班族下班時間
入厝前3-5天 有緩衝時間整理 貴重物品最後搬
天氣穩定的日子 不怕淋濕物品 避開颱風季

我自己最推薦週二到週四白天搬,因為週一搬家公司通常很忙,週五又怕遇到週末加價。記得大件家具可以先搬,每天搬2-3箱雜物,這樣比較不會手忙腳亂。還有啊,冰箱、洗衣機這些家電最好安排在入厝前一天搬,才不會放太久積灰塵。

如果是租屋族要配合房東交屋時間,建議提前跟新房東確認鑰匙什麼時候能拿。曾經遇過朋友太早搬去,結果新房東還沒整理好,東西堆在走廊超尷尬。另外也要注意舊家的退租時間,別卡在中間兩邊都沒得住的狀況。

為什麼入厝前要先搬這些東西?老一輩的智慧你要懂。在台灣傳統習俗中,搬家可不是隨便挑個好日子就能搞定的事,老一輩總會叮嚀要先搬特定的物品進新家,這些看似瑣碎的規矩其實藏著滿滿的生活智慧,跟現代人講求的「儀式感」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首先最常聽到要準備「米缸」或「米桶」,而且要裝滿八分滿的米,這可不是為了省去跑超市的麻煩。老一輩相信米代表「財庫」,先搬米進屋象徵未來衣食無缺,現代人可能覺得迷信,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看到家裡糧食充足確實會讓人更有安全感。再來是「掃把和畚斗」,而且要綁上紅布條,這可不是單純為了打掃用,傳統上認為新家可能有「不乾淨的東西」,用掃具能掃除晦氣,紅布則有擋煞的意味。

必搬物品 傳統意義 現代解讀
米缸裝米 象徵財富豐足 建立基本生活儲備
掃把畚斗 驅除晦氣 保持環境整潔習慣
碗筷餐具 家庭和睦 溫馨共餐的儀式感
神明金身 鎮宅保平安 心靈寄託與安定感

還有一項年輕人常忽略的是「碗筷」,而且要準備雙數,最好是全新的。這背後有兩個用意:一是避免用舊餐具把舊家的「口角」帶進新家,二是雙數代表成雙成對,祈求家庭和樂。現在很多小家庭會趁機挑選喜歡的餐具組,反而變成增添生活情趣的小確幸。最後是「神明或祖先牌位」,這對虔誠的家庭特別重要,要先安神位才能搬其他物品,等於請神明「坐鎮」新家,這種對未知的敬畏之心,其實反映了台灣人重視「安居」的價值觀。

入厝前搬東西

入厝前如何打包才不會手忙腳亂?達人教你3步驟

最近剛幫朋友處理完搬家打包,發現很多人入厝前最頭痛的就是打包這關。東西亂塞一通,到新家後根本找不到要用的物品,整個超崩潰!今天就來分享我這些年搬家累積的實用打包技巧,照著做保證讓你輕鬆不少。

第一步:分類收納有訣竅

打包絕對不是把所有東西往箱子裡塞就好,建議先從「使用頻率」來分類。我習慣把物品分成三大類:常用物品、季節性物品、珍藏品。常用物品像是每天要用的盥洗用品、3C充電線這些,記得放在最容易拿取的地方;季節性物品可以等換季再整理;珍藏品則要特別小心包裝。這裡有個小技巧,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膠帶或標籤來區分類別,到新家後馬上就能辨識。

物品類別 打包重點 建議標記方式
常用物品 最後打包、最先拆箱 紅色標籤
季節性物品 依季節分類裝箱 藍色標籤
珍藏品 加強防撞包裝 黃色標籤+易碎標示

第二步:打包工具要選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包工具真的不能省!紙箱建議買統一尺寸,堆疊起來比較穩固。我特別推薦60x40x50cm的中型紙箱,大小剛好不會太重。另外一定要準備泡泡紙、氣泡布這些緩衝材料,尤其是碗盤、玻璃製品要特別注意。記得在箱子上寫清楚內容物和放置區域,像是「主臥室-冬季衣物」、「廚房-碗盤」這樣,到時候搬家工人也知道該放哪裡。

第三步:打包順序很重要

很多人在入厝前兩週才開始打包,結果搞得手忙腳亂。其實提前一個月就可以慢慢開始整理,先從最不常用的物品開始打包。我的經驗是:書房和儲藏室的東西最先打包,因為這些通常不是日常必需品;接著是客廳的裝飾品;最後才是臥室和廚房的日常用品。記得留一個「生存箱」,裝這兩天會用到的換洗衣物、盥洗用品和重要文件,這樣搬家當天就不會找不到東西用啦!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