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地面圖揭示玉山冰雪情況 山友需謹慎應對
地面圖顯示,近期強烈冷氣團席捲全台,氣温急降,玉山地區亦受影響。今日氣温稍為回升,玉山未再有降雪,但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人員巡查主峯線時,發現碎石坡及風口鐵棚區仍被冰雪覆蓋,鐵鍊上結滿冰柱,積雪厚度超過15公分。部分積雪融化後結冰,令地面更加陡峭濕滑,排雲山莊工作人員已勸退山友下山。至3月底仍有降雪機會,提醒山友切勿冒險登山。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這波強烈冷氣團帶來充足水氣,導致玉山前兩日持續降雪。雖然今日氣温回升,但排雲山莊以上地區氣温仍維持在零度以下,玉山羣峯被冰雪籠罩。昨日共有60多名山友在排雲山莊過夜,為確保安全,排雲管理站今日已將所有山友勸下山。
排雲管理站人員今早巡查主峯步道,由於連日降雪,沿線氣温極低,濕寒刺骨。碎石坡及風口鐵棚區被冰雪覆蓋,地面及植物均被積雪包圍,棚架及鐵鍊上更結滿一排排冰柱,增加登山風險。稍有不慎,山友可能失足摔倒。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邦卡兒海放南表示,高山積雪這幾日仍未能消融,且氣象預報顯示下週四、五將再有冷氣團來襲,玉山仍有降雪機會。地面濕滑危險,加上低温容易導致失温甚至高山症,就連山難搜救隊員進行山訓時亦出現高山症,提醒山友這段時間切勿冒險攀登高山,以確保安全。
地區 | 情況描述 |
---|---|
玉山主峯線 | 積雪超過15公分,鐵鍊結滿冰柱 |
碎石坡 | 被冰雪覆蓋,地面濕滑 |
風口鐵棚區 | 冰封,棚架及鐵鍊結滿冰柱 |
排雲山莊 | 氣温維持在零度以下,山友被勸下山 |
玉山主峯線冰雪交加,積雪厚度超過15公分,地面陡峭濕滑,相當危險。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醒山友,切勿冒險攀登,以確保自身安全。
國內近日出現三年來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衞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個案為南部一名未滿十歲女童,發病前未食用生食。
衞福部國健署於三月四日預告「煙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針對電子煙及未經核准上市的加熱煙,新增沒入銷毀規定,並加強對網絡平台的監管。
「若無藥可醫也就算了,但有藥卻無錢醫治,對貧困病人來說,情何以堪。」
地面圖是地理資訊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詳細的地表資料,廣泛應用於國土規劃、防救災、經濟建設等領域。根據基本地形圖資料庫分組入口網站的資料,地面圖不僅是國土資訊系統的核心,更是各項重大建設的基礎。
地面圖的製作與更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地表變化頻繁,為確保地面圖的準確性,相關部門會定期進行修測工作。例如,內政部自1976年起便持續進行基本地形圖的修測,以確保圖上資料與實際地面情況相符。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地面圖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 | 描述 |
---|---|
國土規劃 | 用於國土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利用,確保土地開發的可持續性。 |
防救災 | 提供災害發生時的地表資料,協助制定應急預案和救援行動。 |
經濟建設 | 為工業區開發、交通建設等提供基礎資料,確保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
地面圖的製作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現代技術如衞星遙感、無人機測繪等,使得地面圖的精度和更新速度大幅提升。例如,中央氣象署提供的地面天氣圖,便是利用現代技術製作的,為天氣預報和氣象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外,地面圖在特定場景下的應用也非常重要。例如,在玉山等高海拔地區,地面圖可以幫助管理人員瞭解積雪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而在城市規劃中,地面圖則可以協助規劃師合理佈局城市空間,提升城市功能。
總之,地面圖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其製作與應用技術的不斷進步,將為未來的國土規劃與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
什麼是地面圖?如何解讀地面圖的基本資訊?
地面圖是一種用於展示地面特徵和資訊的圖表,通常包括地形、建築物、道路、植被等元素。它廣泛應用於城市規劃、工程設計、環境研究等領域。要解讀地面圖的基本資訊,首先需要瞭解圖例、比例尺、方向標等基本元素。
地面圖的基本元素
以下是地面圖中常見的基本元素及其解讀方法:
元素 | 描述 |
---|---|
圖例 | 解釋圖中符號和顏色的含義,幫助理解不同特徵的表示方式。 |
比例尺 | 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例,用於計算實際距離。 |
方向標 | 指示地圖的方向,通常以北方為基準。 |
地形等高線 | 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線條,線條越密集表示地形越陡峭。 |
建築物 | 通常以不同形狀和顏色表示,如住宅、商業建築、公共設施等。 |
道路 | 以線條表示,不同類型的道路(如高速公路、街道)可能以不同顏色或線型標示。 |
植被 | 以綠色或其他顏色表示,如森林、草地、農田等。 |
解讀地面圖的步驟
- 查看圖例:首先查看圖例,瞭解圖中符號和顏色的含義。
- 確認比例尺:根據比例尺計算實際距離,確保對圖上的尺寸有正確理解。
- 辨識方向:通過方向標確認地圖的方位,通常北方在上方。
- 分析地形:通過等高線瞭解地形的高低起伏,判斷地勢的陡峭程度。
- 識別建築物和道路:根據圖例辨識建築物和道路的類型和位置。
- 觀察植被:瞭解植被的分佈情況,判斷環境的綠化程度。
通過以上步驟,可以有效地解讀地面圖的基本資訊,並應用於實際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中。
地面圖在2025年的最新應用趨勢是什麼?
地面圖在2025年的最新應用趨勢是什麼?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地面圖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從城市規劃到環境監測,地面圖的應用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創新。
地面圖的應用領域
以下是地面圖在2025年可能的主要應用領域及其趨勢:
應用領域 | 2025年趨勢 |
---|---|
城市規劃 | 利用地面圖進行智能城市設計,優化交通系統和公共設施佈局。 |
環境監測 | 通過地面圖實時監測環境變化,如森林覆蓋率、水資源分佈等。 |
農業管理 | 地面圖幫助農民精確管理農田,提高作物產量和資源利用效率。 |
災害管理 | 地面圖用於預測和應對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等,提升應急響應能力。 |
旅遊業 | 地面圖為遊客提供精確的導航和景點信息,提升旅遊體驗。 |
技術發展
2025年,地面圖的技術發展將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高精度地圖:通過衞星和無人機技術,地面圖的精度將大幅提升,達到釐米級別。
- 實時更新: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地面圖將能夠實時更新,反映最新的地理信息。
- 人工智能:AI技術將被廣泛應用於地面圖的分析和預測,提供更智能的決策支持。
挑戰與機遇
儘管地面圖的應用前景廣闊,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如數據隱私、技術成本等。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挑戰將逐漸被克服,為地面圖的應用帶來更多機遇。
如何利用地面圖規劃城市建設?
在現代城市規劃中,地面圖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如何利用地面圖規劃城市建設?首先,地面圖能夠提供詳細的地理信息,包括地形、道路、建築物和自然資源等。這些信息對於制定城市發展策略至關重要。
地面圖的主要功能
功能 | 描述 |
---|---|
地形分析 | 瞭解地勢高低,規劃排水系統和基礎設施 |
交通規劃 | 分析現有道路網絡,設計新的交通路線 |
建築佈局 | 確定建築物的位置和高度,確保合理利用空間 |
資源管理 | 標示自然資源,如水源和綠地,進行保護和開發 |
實際應用案例
1. 地形分析
在一個山區城市,地面圖顯示了陡峭的地形。規劃者可以利用這些信息來設計階梯式建築,減少土方工程,並確保排水系統的有效性。
2. 交通規劃
地面圖顯示了現有的道路網絡和交通流量。通過分析這些數據,規劃者可以設計新的地鐵線路或擴建現有道路,以緩解交通擁堵。
3. 建築佈局
在城市中心,地面圖顯示了高密度建築區域。規劃者可以利用這些信息來設計高層建築,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
4. 資源管理
地面圖標示了城市內的水源和綠地。規劃者可以制定政策,保護這些自然資源,並在開發過程中進行可持續利用。
通過以上方法,地面圖在城市規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幫助規劃者做出科學決策,推動城市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