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花市看到一種超美的植物叫垂絲茉莉,它的花朵像一串串小燈籠垂掛下來,白得發亮還帶著淡淡清香,完全就是文青陽台的夢幻逸品啊!這種花其實跟我們平常喝的茉莉花茶沒關係,它是馬鞭草科的植物,原產地在東南亞,台灣這幾年才開始流行起來,特別適合種在有點遮蔭的陽台或庭院。
垂絲茉莉最迷人的就是它的開花方式,細長的花梗會從葉腋垂下來,每串能開20-30朵小花,花期從秋天可以一直開到隔年春天。我家的那盆去年11月開始開花,到今年3月都還在冒新花苞,根本是懶人園丁的救星!而且它不太需要特別照顧,只要記住幾個重點:
照顧要點 | 詳細說明 |
---|---|
光照需求 | 半日照最佳,夏天要避開正午強光 |
澆水頻率 | 表土乾了再澆,冬季減少水量 |
施肥建議 | 生長期每2週施一次開花肥 |
修剪時機 | 花謝後輕剪促進分枝,春季可強剪塑形 |
過冬秘訣 | 低於10°C要移入室內,北部建議種盆方便移動 |
很多人會問垂絲茉莉能不能扦插繁殖,其實成功率超高!我上個月剪了幾枝開完花的枝條,泡水兩週就長出根了。重點是要選半木質化的枝條,留2-3節,去掉下半部葉子減少水分蒸散。插進培養土後保持濕潤,放在陰涼處約1個月就會生根,比買新苗划算多了。
說到病蟲害,垂絲茉莉算是很強健的植物,但夏天要特別注意紅蜘蛛。我有次發現葉背有細小蛛網,趕緊用肥皂水噴灑葉背,連續3天就解決了。另外如果發現新葉變黃,可能是缺鐵,可以施用含鐵的微量元素肥料。記得有次我媽把垂絲茉莉放在西曬陽台,葉子都被曬焦了,後來移到有紗簾遮擋的位置,馬上又冒出一堆新芽,所以位置真的很重要啊!
垂絲茉莉是什麼?台灣常見的觀賞植物解析
最近在台灣的公園或陽台上,常常能看到一種開著白色小花、枝條垂墜的植物,那就是垂絲茉莉啦!這種植物其實跟我們平常喝的茉莉花茶沒什麼關係,但因為花朵散發淡淡清香,加上枝條柔軟垂墜的樣子很優雅,所以特別受台灣人喜愛。它的正式學名叫做「茉莉花藤」,是夾竹桃科的植物,原產於熱帶地區,剛好很適合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
垂絲茉莉最迷人的就是它的開花方式,白色的小花會從枝條末端成串綻放,遠看就像一串串小風鈴隨風搖曳。它的花期很長,從春天可以一直開到秋天,而且越曬太陽開得越旺,完全就是為台灣的陽光量身打造的植物。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它長得漂亮,但全株都有毒喔,千萬不要讓小朋友或寵物誤食。
特性 | 說明 |
---|---|
學名 | 茉莉花藤(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
科別 | 夾竹桃科 |
花期 | 3-10月(台灣氣候) |
光照需求 | 全日照至半日照 |
毒性 | 全株有毒,汁液可能引起皮膚過敏 |
常見用途 | 圍籬、陽台垂吊、庭園造景 |
在台灣種植垂絲茉莉其實很簡單,它算是相當好照顧的植物。平常只要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偶爾施點肥就能長得很好。特別推薦給住在公寓的朋友,因為它很適合種在吊盆裡,讓枝條自然垂墜下來,開花時整面牆都會變成浪漫的白色花瀑。很多人會把它種在陽台欄杆邊,或是當作天然的隱私圍籬,既美觀又實用。
說到繁殖方式,垂絲茉莉可以用扦插或壓條法來繁殖,成功率都很高。最常見是在春夏季節,剪下約15公分的健康枝條,插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保持濕度約一個月就會生根。台灣很多花市都有賣現成的盆栽,價格也很親民,大概200-500元就能買到一盆已經開始開花的成株。如果想讓它長得更茂盛,記得定期修剪過長的枝條,這樣會促進側芽生長,開花量也會更多。
最近在台灣的公園、陽台或是咖啡廳外擺,常常能看到垂絲茉莉優雅的身影,為什麼垂絲茉莉在台灣這麼受歡迎?其實這跟它的特性與台灣的環境超契合有關。這種來自熱帶地區的植物,天生就愛溫暖潮濕的氣候,剛好台灣的亞熱帶環境完全就是它的舒適圈,不用特別照顧就能長得很好,對忙碌的都市人來說根本是懶人植物首選。
垂絲茉莉最迷人的就是它那像瀑布一樣垂墜下來的白色花朵,開花時整株植物會被密密麻麻的小白花覆蓋,遠遠看過去就像下雪一樣浪漫。而且它的花期很長,從春天可以一路開到秋天,讓你家陽台大半年的時間都有花可賞。更棒的是,它的花香淡雅不刺鼻,晚上味道會更明顯,坐在旁邊乘涼時聞到若有似無的清香,整個人都放鬆了。
優點 | 說明 |
---|---|
適應力強 | 耐熱又耐濕,台灣氣候剛好適合 |
花期長 | 從3月到10月都能開花 |
好照顧 | 不用天天澆水,病蟲害少 |
觀賞性高 | 花朵密集,垂墜姿態優美 |
香味宜人 | 清新淡雅,夜晚香味更明顯 |
除了好種又好看,垂絲茉莉在台灣還有一個很實際的優點,就是價格親民。比起其他進口花卉動輒上千元,垂絲茉莉在花市大概兩三百塊就能買到一盆,而且越養會越大叢,過個一兩年就能自己分株繁殖,CP值超高。很多咖啡廳喜歡用它來佈置戶外座位區,就是看中它經濟實惠又能營造氛圍的特性。
台灣人種垂絲茉莉也發展出很多創意玩法,有人把它種在吊盆裡讓枝條自然垂掛,也有人搭架子讓它爬成花牆。更厲害的是,有些花友會把它跟其他植物搭配種植,比如下面種些耐陰的觀葉植物,上面垂絲茉莉開花時,整個組合盆栽的層次感就出來了,隨便拍都像網美照。
如何照顧垂絲茉莉?新手必學5大技巧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垂絲茉莉要怎麼照顧,這種開花時像小瀑布一樣垂墜的植物真的超美!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新手也能輕鬆養出爆盆的垂絲茉莉。首先要知道,垂絲茉莉雖然看起來嬌貴,但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其實比想像中好養很多喔!
光照與位置選擇
垂絲茉莉最愛明亮的散射光,放在陽台或窗邊最適合。夏天中午記得要遮陰,不然葉子會被曬傷變黃。我自己的經驗是,東向陽台最理想,早上有溫和陽光,下午又不會太熱。如果放在室內,至少要離窗邊1公尺內,光線不足的話開花會變少,枝條也會徒長不好看。
澆水與濕度控制
這點超重要!垂絲茉莉喜歡濕潤但怕積水,可以用手指戳土2-3公分深,乾了再澆透。夏天大概2-3天澆一次,冬天可以拉長到5-7天。特別提醒,台灣夏天濕度高,要觀察盆土乾濕程度調整,千萬別固定幾天澆一次。另外它很愛空氣濕度,可以經常噴霧或放盆水在旁邊增加濕度。
季節 | 澆水頻率 | 注意事項 |
---|---|---|
春 | 3-4天 | 生長旺季要多觀察 |
夏 | 2-3天 | 避開中午澆水 |
秋 | 4-5天 | 逐漸減少水量 |
冬 | 5-7天 | 水溫不要太冰 |
施肥技巧
想要垂絲茉莉開花多,施肥絕對不能偷懶!我習慣用液態開花肥,從春天開始每2週施一次,濃度要比包裝建議再稀釋一半。開花期間可以改用磷鉀肥比例高的肥料,能讓花期更長。記得施肥前要先澆水,避免燒根。冬天生長慢的時候就完全不要施肥,讓它好好休息。
修剪與造型
垂絲茉莉的枝條很柔軟,要適時修剪才能保持美觀。花謝後可以把開過花的枝條剪掉1/3,促進新枝生長。平常看到太長或雜亂的枝條也可以隨時修整,剪口要斜斜的比較好看。如果想讓它垂墜感更明顯,可以留幾根主枝不剪,讓它們自然下垂,其他側枝定期修剪維持造型。
換盆與介質選擇
通常1-2年換一次盆就夠了,最好選在春天進行。介質要選排水好的,我都是用泥炭土混合珍珠岩和蛭石,比例大概是5:3:2。換盆時記得檢查根部,把發黑或爛掉的根剪掉。新盆不要選太大,比原來大1-2寸就好,太大反而容易積水。換完盆先放在陰涼處1週再放回原位,讓它適應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