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和地支是華人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紀年系統,從古至今都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你知道嗎?現在2025年就是農曆的乙巳年,這個「乙」就是天干,「巳」就是地支,兩者組合起來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干支」。這種紀年方式不僅用在農曆新年,連傳統節氣、命理算命都會用到,可以說是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啦!
先來說說天干,總共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些字看起來有點複雜,但其實它們都有各自的五行屬性喔!比如甲、乙屬木,丙、丁屬火,這樣一路對應下來。而地支就更熟悉了,就是十二生肖的那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地支都對應一個生肖動物,像今年「巳」就是蛇年。
天干 | 五行 | 地支 | 生肖 |
---|---|---|---|
甲 | 木 | 子 | 鼠 |
乙 | 木 | 丑 | 牛 |
丙 | 火 | 寅 | 虎 |
丁 | 火 | 卯 | 兔 |
戊 | 土 | 辰 | 龍 |
己 | 土 | 巳 | 蛇 |
庚 | 金 | 午 | 馬 |
辛 | 金 | 未 | 羊 |
壬 | 水 | 申 | 猴 |
癸 | 水 | 酉 | 雞 |
戌 | 狗 | ||
亥 | 豬 |
這個表格可以清楚看到天干地支的對應關係。有趣的是,天干和地支組合起來每60年才會輪完一輪,這就是我們說的「一甲子」。老人家常說「六十歲一甲子」,就是從這裡來的概念。而且你知道嗎?這種紀年方式從商朝就開始使用了,到現在已經超過三千年歷史,真的是超級古老的智慧呢!
在台灣,我們還是很常用天干地支來算農民曆。比如結婚要挑好日子、搬家要看時辰,甚至連開市、動土這些重要事情,都會參考天干地支的組合。雖然現在年輕人可能不太會背,但家裡長輩一定都很熟悉。像我阿嬤就常常說「今年是乙巳年,屬蛇的人要小心什麼什麼的」,這種傳統智慧真的很有趣!
天干地支到底是什麼?台灣人一定要懂的傳統曆法知識,其實就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一套超實用時間計算系統啦!每次看農民曆或聽長輩說「今年是甲辰年」就霧煞煞對吧?別擔心,今天就來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讓你搞懂這個陪伴台灣人幾千年的智慧結晶。
天干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兩搭配組合起來剛好60年一輪,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一甲子」。這套系統不只拿來記年,連月份、日期、時辰都能用,根本是古代版萬年曆!像今年2025年就是「乙巳年」,明年2026年則是「丙午年」,這樣輪下去超有規律的~
天干 | 地支 | 組合範例 | 常見用法 |
---|---|---|---|
甲 | 子 | 甲子年 | 農曆年份 |
乙 | 丑 | 乙丑時 | 時辰計算 |
丙 | 寅 | 丙寅月 | 月份標記 |
說到實際應用,台灣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天干地支的影子。廟宇安太歲要看「沖犯太歲」的生肖(其實就是地支的關係)、結婚擇日要挑「黃道吉日」、甚至中醫把脈還會參考「子午流注」時辰療法。記得小編阿嬤總說「申時喝青草茶最退火」,就是因為下午3-5點屬申時,對應膀胱經運行的時間呢!
這套系統最厲害的是把時間和空間概念結合在一起,每個干支組合都有對應的五行屬性(金木水火土)和方位。像今年乙巳年「乙」屬木、「巳」屬火,木生火表示能量很旺,所以命理老師會提醒要注意火災或衝突事件。雖然現代年輕人可能覺得這是老派知識,但其實懂得這些,看農民曆選日子或跟長輩聊天都會更有共鳴喔!
為什麼台灣農民曆還在用天干地支?原來這麼實用!每次翻開家裡那本泛黃的農民曆,總能看到「甲午年」、「丙申日」這些字眼,年輕一輩可能覺得很陌生,但其實這套老祖宗的智慧超級接地氣,到現在還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幫手。
天干地支不只是記年那麼簡單,它根本就是古人設計的超強分類系統!把時間、方位、節氣全部用10天干+12地支排列組合,像玩樂高一樣有60種變化,農民看這個就能掌握播種收割的黃金時間。比如說「穀雨前後種瓜點豆」這類諺語,都是根據天干地支對應的節氣歸納出來的經驗談,準到阿嬤現在種菜都還在用。
這套系統厲害在連每天宜忌都幫你算好,根本是古代版的行事曆APP!來看看農民曆常見的應用:
天干地支用途 | 實際例子 | 現代對應 |
---|---|---|
擇日 | 結婚選「黃道吉日」 | 婚宴場地預約 |
農事 | 「驚蟄」前後除蟲 | 有機耕作時程 |
養生 | 「冬至」進補 | 節氣飲食指南 |
更神的是連中醫看診也會參考,像「子時」膽經旺要早睡,「午時」心經活躍最適合養心。很多傳統市場賣當季蔬果的阿伯,不用看手機就知道現在該吃什麼最對時,這些知識都是從天干地支的節氣表來的。下次看到農民曆別急著丟,裡面藏的智慧可比我們想的更實用呢!
天干地支怎麼算?3分鐘教你快速記住60甲子循環
每次聽到「甲子年」、「乙丑年」是不是都覺得頭很痛?其實天干地支的算法超簡單,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3分鐘就能搞懂這個流傳千年的計時系統啦!天干有10個,地支有12個,兩兩組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十甲子」,每60年會循環一次,現在就來教你怎麼記。
首先把天干和地支各自編號,天干從1到10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從1到12則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合的時候就像在玩連連看,天干1配地支1是「甲子」,天干2配地支2是「乙丑」,依此類推。
這裡有個超實用的對照表,幫你快速查詢:
天干編號 | 天干 | 地支編號 | 地支 | 組合 |
---|---|---|---|---|
1 | 甲 | 1 | 子 | 甲子 |
2 | 乙 | 2 | 丑 | 乙丑 |
3 | 丙 | 3 | 寅 | 丙寅 |
… | … | … | … | … |
當編號超過10或12時就要重新循環,比如天干編號11其實是1(甲),地支編號13是1(子),所以第13個組合就是「甲子」。這樣一來,第60個組合剛好是「癸亥」,然後又會回到「甲子」重新開始循環。
記住這個小口訣會更輕鬆:「天干十,地支十二,六十甲子輪流轉」。平常可以多練習用生日或年份來換算,像2025年是乙巳年,只要知道今年對應的干支,往前後推算就很容易啦!下次聽到長輩在講「壬寅年」、「丁酉年」的時候,你就能馬上反應過來是哪一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