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幫小朋友準備『星期幾月曆學習單』的時候,發現這種結合日期與星期的練習真的超實用的啦!特別是對剛開始學看月曆的小學生來說,用這種互動式的學習單來認識時間概念,比單純背誦有趣多了。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我自己設計學習單時的小技巧,還有一些可以讓小朋友邊玩邊學的活動設計。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小朋友理解「星期循環」的概念。我通常會先做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孩子觀察每個月的日期是怎麼對應到星期幾的。像這個7月的範例:
週數 | 星期日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
第1週 | 1 | 2 | 3 | 4 | 5 | ||
第2週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第3週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第4週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第5週 | 27 | 28 | 29 | 30 | 31 |
在設計學習單的時候,我會故意留空幾個日期讓小朋友自己填寫。比如說可以先告訴他們「7月1日是星期二」,然後讓他們推算其他日期對應的星期幾。這種練習不僅能訓練邏輯思考,還能讓孩子更熟悉月曆的排列規則。有時候我也會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像是「如果7月15日是星期三,那麼隔週的星期三會是幾號?」讓小朋友在解題的過程中自然掌握星期的循環規律。
另外一個很受小朋友歡迎的活動是「月曆轉盤遊戲」。這個靈感來自於觀察傳統月曆的設計,我們可以自製一個三層轉盤:最外圈是日期、中間是月份、內圈是星期幾。讓小朋友轉動轉盤來練習「某月某日是星期幾」的對應關係。這種動手做的教具特別適合幼兒園大班到國小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記住了星期和日期的關聯性。
對於已經比較熟悉基本概念的孩子,我會設計進階版的挑戰題。比如說給定某個月的第一天是星期五,然後這個月有31天,問他們這個月的最後一天是星期幾?這種題目需要小朋友先算出這個月有幾週零幾天,再推算最後一天的星期幾。剛開始可能會有點難,但多練習幾次後就會發現其實很有規律可循呢!
小朋友如何用星期幾月曆學習單認識時間概念?這其實是個超實用的方法!台灣很多幼兒園老師都會用這種互動式學習單,讓孩子們在玩樂中輕鬆理解抽象的時間觀念。我們家小寶就是從這種學習單開始,現在連「下週三要校外教學」都能自己記得住呢!
這種學習單通常會設計得很可愛,用小朋友喜歡的動物或卡通人物當主角。表格設計也很重要,我整理了一個常見的星期幾月曆學習單範例給大家參考: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 | ☔️ | 🌞 | 🌞 | ⚽️ | 🎨 | 🏖️ |
上學 | 上學 | 校外教學 | 上學 | 體育課 | 美術班 | 全家出遊 |
實際使用時,可以讓小朋友每天貼上當天的天氣貼紙,或是畫下特別的活動。像我們家會用不同顏色的磁鐵標記「上學日」和「假日」,小朋友慢慢就會發現「原來五天藍色後會有兩天紅色」。這種視覺化的方式比單純用講的有效多了,而且小朋友超愛自己動手操作的感覺。
進階一點的玩法是搭配節慶或生日來教學。比如在月曆上標出端午節、中秋節,讓小朋友數數看還要幾天。我家妹妹現在最期待的就是用螢光筆把特別的日子圈起來,還會自己問「媽媽我的生日還要過幾個睡覺?」這種具體的問題。透過這種方式,小朋友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星期」的循環概念,也開始有「一個月」的時間感了。
什麼時候該讓孩子開始練習星期幾月曆?這樣教最自然
最近好多家長都在問,到底幾歲開始教小朋友認識星期幾和月曆比較適合?其實啊,這個沒有標準答案,但一般建議從幼兒園中班(約4-5歲)就可以開始慢慢引導了。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已經對時間有基本概念,像是知道早上、中午、晚上的區別,也開始會數數字,正是培養時間觀念的好時機。
要教孩子認識星期和月曆,最重要的是要和生活結合。我發現用這些方法效果特別好:
年齡階段 | 適合的學習方式 | 生活應用建議 |
---|---|---|
3-4歲 | 認識”今天”、”明天” | 每天睡前討論明天要做什麼 |
4-5歲 | 學習星期名稱順序 | 用星期幾來規劃活動(如週三游泳課) |
5-6歲 | 認識月曆基本結構 | 一起在月曆上標記重要日子 |
6歲以上 | 理解月份和季節 | 討論節日和生日的月份 |
剛開始教的時候,可以從簡單的星期歌開始,像是「星期一猴子穿新衣,星期二猴子肚子餓…」這種朗朗上口的兒歌,小朋友很快就記住了。我家小朋友就是這樣,沒幾天就把一週七天背得滾瓜爛熟。再來就是每天早晨跟他說「今天是星期三喔,下午要去上畫畫課」,慢慢他就會把星期幾和當天活動連結起來。
等孩子熟悉星期後,就可以進階到月曆的認識。我會在客廳掛一個大大的月曆,每天睡前帶孩子去畫掉過完的一天,順便數數看距離週末還有幾天。特別日子像是生日或出遊,我們會一起貼上貼紙做記號,小朋友超期待這些活動,自然就會主動去注意月曆上的日期了。記得要選孩子感興趣的主題月曆,像是卡通圖案的,他們會更願意主動去看喔。
星期幾月曆學習單可以幫助孩子學到什麼?這可是許多台灣家長好奇的問題呢!其實這種看似簡單的學習工具,能讓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超多實用能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可愛的學習單到底藏了哪些學習魔法~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讓孩子建立時間觀念啦!透過每天填寫日期、星期幾的練習,小朋友會慢慢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我家小姪女就是用月曆學習單後,終於搞懂「為什麼星期六不用上學」,還會自己數日子期待兒童節放假呢!而且啊,這個過程還能順便學到數數和順序概念,像是一個月有幾天、星期幾的循環規律,對小小孩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邏輯訓練喔!
再來偷偷告訴你,月曆學習單還能變身成生活管理小幫手!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表格讓孩子記錄每天的小任務:
星期 | 日期 | 完成事項 | 心情貼紙 |
---|---|---|---|
一 | 7/7 | 整理書包 | ⭐️ |
二 | 7/8 | 練習跳繩10分鐘 | 😊 |
三 | 7/9 | 幫媽媽澆花 | 🌈 |
看到沒?這樣不僅培養責任感,小朋友還會因為貼上可愛貼紙超有成就感!我鄰居媽媽更厲害,她把特殊節日標記在月曆上,讓孩子自己畫圖裝飾,結果現在小朋友連端午節、中秋節的由來都記得超清楚。而且啊,這種視覺化的記錄方式,對還沒學會寫很多字的小小孩特別友善,用畫的、用貼的都能表達。
最讓我驚喜的是,有些幼兒園老師會把天氣觀察也加進月曆學習單。小朋友每天要畫太陽、雲朵或雨傘,不知不覺中就學會觀察自然現象。上次還聽到有個爸爸說,他女兒現在看到月曆上的滿月圖案,就會主動問:「今天是不是可以賞月?」這種把知識融入日常的學習方式,真的比死背課本有趣多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