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琪意思」係咩來頭,其實佢就好似屋企裝修時去Lowe’s搵靈感咁,係一種生活態度嘅體現。講到裝修同家居改善,台灣人真係愈來愈注重生活品質,唔單止要實用,仲要夠「琪意思」——即係嗰種將平凡空間變得有溫度嘅心思。
裝修項目 | 傳統做法 | 琪意思做法 |
---|---|---|
牆面裝飾 | 單色油漆 | 手繪壁畫+復古相框 |
收納空間 | 現成櫃體 | 木箱DIY+磁吸掛鉤 |
庭院佈置 | 標準盆栽 | 廢輪胎彩繪花盆 |
好似Lowe’s咁多部門嘅大型家居賣場,其實就係「琪意思」嘅寶庫。記得有次去睇園藝區,見到有人將舊木梯改造成多肉植物架,仲用噴漆幫佢換上新裝,真係將「廢物利用」玩到好有風格。而家愈來愈多人中意去建材區唔係為咗買標準品,而係搵啲特別嘅材料自己加工,好似用剩餘嘅木板整文青風嘅書架咁。
最近仲興起一股「琪意思」改造潮,特別係後生仔女最鍾意將租來嘅細單位大變身。有人用PVC水管噴金色做衣帽架,又有人將IKEA基本款層架加啲藤編元素,即刻變得好有質感。其實唔使大工程,有時換盞復古燈飾,或者係廚房貼啲懷舊花磚貼紙,成個空間嘅氛圍就完全唔同晒。
講到平價改造,Lowe’s每週特價真係幫到手。早排先見到有客人用特價嘅仿木紋地貼,將成個陽台改造成日式庭院風格,成本唔使三千蚊。仲有人專登等清倉時段去搶特價磁磚,將浴室牆面拼貼成幾何圖案,影相放上IG仲多人讚過五星級酒店。
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琪意思」這個詞,不少台灣朋友都在問「琪意思到底是什麼?台灣人最常問的5個問題」。其實這個詞是從年輕人之間的流行語演變而來,用法超級彈性,可以表達驚訝、無奈、或是單純想吐槽的心情。像是朋友講了一個超冷的笑話,你就可以回他「琪意思喔~」,帶點玩笑的嫌棄感。
這個詞之所以會紅,主要是因為它夠百搭,而且唸起來有種莫名的喜感。台灣人特別愛用這種帶點本土味的詞彙,既親切又能快速拉近距離。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時機很重要,太正式的場合就不太適合,不然可能會讓長輩滿頭問號。
下面整理出台灣人最常問的5個問題,幫助大家更快掌握「琪意思」的用法:
排名 | 常見問題 | 使用情境 |
---|---|---|
1 | 琪意思是褒還貶? | 其實中性偏吐槽,要看語氣 |
2 | 可以對長輩說嗎? | 建議不要,跟同輩用比較安全 |
3 | 跟「是在哈囉」差在哪? | 「琪意思」更帶無奈感 |
4 | 為什麼叫「琪」? | 來源不可考,可能是擬聲詞 |
5 | 打字要加波浪號嗎? | 加~會更有感覺喔 |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琪意思」都會以為是某個叫小琪的人發明的,但其實就跟「是在哈囉」一樣,就是年輕人自然發展出來的語助詞。現在連便利商店店員聽到客人講冷笑話,都會忍不住回一句「琪意思餒~」,可見這個詞已經深入台灣人的日常對話了。
使用上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太認真看待這個詞,它本來就是帶點戲謔性質的用語。有些長輩會覺得年輕人講話怎麼都聽不懂,這時候就要耐心解釋,這就是世代差異造成的語言隔閡啦。不過說真的,語言本來就是會一直演變的,搞不好明年又會冒出新的流行語取代「琪意思」呢。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誰最適合使用琪意思?3種人格特質大解析」,其實這款APP真的超百搭,但如果你剛好是以下這幾種人,用起來會特別順手啦!今天就來分享哪些人格特質的人會愛上琪意思,保證看完你會忍不住點頭說「對對對,這就是我」~
首先必須要說的是「懶人型」使用者,琪意思的介面設計超級直覺,根本不用花時間研究怎麼操作。像我那個連手機字體大小都懶得調的朋友,下載後居然自己摸兩下就會用了,還天天傳貼圖來煩我(笑)。這種「能躺著絕不坐著」的人最適合了,所有功能都設計在隨手可及的位置,連教學影片都不用看。
第二種是「細節控」人格,琪意思連最冷門的小功能都做得很到位。我表姊就是這種人,她會為了調整筆記本封面陰影角度花半小時,但用琪意思時居然沒抱怨過!它的自訂選項多到誇張,從字體間距到圖標透明度都能微調,根本是強迫症患者的福音。
最後是「社交型」使用者,琪意思的共享協作功能真的強。上次我們家族群組要規劃旅行,十幾個人同時編輯行程表居然沒當機,長輩們還能在上面手寫留言超可愛。如果你常需要跟朋友或同事一起完成專案,這個絕對比傳一堆LINE訊息有效率多了。
人格特質 | 適合原因 | 使用情境範例 |
---|---|---|
懶人型 | 操作直覺免學習 | 臨時要記帳但不想研究複雜APP |
細節控 | 自訂選項超豐富 | 製作完美版面的讀書筆記 |
社交型 | 多人協作超流暢 | 和朋友一起規劃畢業旅行行程 |
何時該用琪意思?這些情境超適合,這問題其實困擾很多人呢!”琪意思”這個詞在台灣年輕人之間超流行,但到底什麼時候用才不會尷尬?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情境,讓你用對時機超自然~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朋友間開玩笑的時候啦!像是朋友講了一個超爛的笑話,或是做了什麼傻事,回他一句”你很琪意思耶~”整個氣氛就會變超輕鬆。不過要記得語氣要帶點俏皮,太認真反而會讓場面僵掉喔!
再來是遇到尷尬場面的時候也很適合用。比方說同事不小心把咖啡打翻,與其讓大家愣在那邊,不如笑著說”哇~這也太琪意思了吧”,馬上就能化解尷尬。這種用法特別適合台灣人那種愛用幽默化解緊張的個性呢!
情境類型 | 使用時機 | 語氣建議 |
---|---|---|
朋友互虧 | 開玩笑或吐槽時 | 輕鬆俏皮 |
化解尷尬 | 意外狀況發生時 | 溫暖包容 |
自嘲用 | 自己出糗時 | 幽默大方 |
最後想說的是,琪意思這個詞其實超萬用的啦!不管是朋友聚會、辦公室互動,甚至是跟不太熟的人聊天,只要掌握好那個輕鬆的調調,用起來都超自然。重點是要看場合和對象啦,像跟長輩說話可能就要斟酌一下,但跟同輩真的隨便用都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