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車怎麼看?5招教你避開地雷 | 買到事故車怎麼辦?自救SOP全攻略 | 事故車折價多少才合理?專家告訴你

在台灣買二手車最怕遇到的就是事故車,這種車不僅安全有疑慮,後續維修費用更是無底洞。但到底什麼樣的情況才算是事故車呢?其實只要車體結構(像是大樑、ABC柱)有因為撞擊受損或修復過,就算符合事故車的定義。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些車商會用「小擦傷不算事故」的話術來模糊焦點,這時候就要特別小心了。

買二手車時,建議可以先從這幾個地方初步判斷是不是事故車:

檢查重點 正常情況 事故車可能跡象
引擎室螺絲 無轉動或生鏽痕跡 有拆卸或重新噴漆痕跡
車門縫隙 間距均勻、密合度一致 明顯不平整或開關不順
後行李箱底板 平整無焊接點 有補土或重新焊接痕跡
玻璃生產日期 全部玻璃日期相近 有更換且日期與出廠不符

最近有個朋友差點買到事故車,就是因為發現後行李箱的膠條摸起來特別粗糙,而且左右邊的厚度不太一樣。後來請專業驗車師傅檢查,果然發現那裡曾經被撞過,整個後板金都重新鈑修過。這種細節一般人真的很難注意到,所以建議看車時最好帶個懂車的朋友,或是花點錢請專業鑑定比較保險。

說到事故車的價格,很多人以為只要便宜就能撿到寶,但其實後續問題真的很多。像是有車主貪便宜買了台事故車,結果開沒半年就發現底盤異音越來越嚴重,回廠檢查才發現當初撞擊造成的結構損傷根本沒修好,最後光修車就花了快十萬。台灣動產鑑價發展協會(TWAAA)就有提供專業的事故車折損鑑價服務,如果真的考慮要買,最好先請他們評估看看後續折舊和維修成本。

如果是已經持有事故車想賣掉,其實現在不少專收事故車的車行,但價格通常會被砍得很低。有個網友分享經驗,他的車因為側撞過,雖然修好了但車商收購價直接砍到剩市價三成。建議賣車前可以先多問幾家比較,有些車商專門整理事故車轉賣到東南亞市場,開價可能會比本地車商好一點。不過最重要還是要誠實告知車況,免得後續有糾紛就更麻煩了。

事故車


事故車是什麼?5分鐘搞懂基本定義與分類

最近在找二手車的朋友一定常聽到「事故車」這個詞,但到底什麼是事故車啊?簡單來說就是曾經發生過嚴重碰撞或意外,導致車體結構受損的車輛。這種車雖然價格便宜,但後續可能會有安全隱患,買之前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今天就用最白話的方式,帶大家快速搞懂事故車的基本定義和常見分類。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事故車的定義其實蠻廣的,從輕微擦撞到重大事故都算。一般來說,只要傷到車體骨架(就是支撐整台車的鋼樑結構)、安全氣囊爆過,或是引擎室、行李箱嚴重變形,這種就算標準的事故車。不過台灣的車商很會玩文字遊戲,常把「小擦傷」也說成事故車來壓價,所以自己要先做好功課。

事故等級 損傷程度 常見修復方式 後遺症風險
輕微事故 保險桿刮傷、鈑金凹陷 局部鈑噴、零件更換 幾乎無影響
中度事故 車門變形、懸吊受損 鈑金拉修、懸吊更換 可能異音、定位跑掉
重大事故 車體骨架變形、氣囊爆開 大梁校正、全車焊接 安全性疑慮、可能漏水

很多人以為只有撞得很慘才算事故車,其實泡水車、火燒車也算在廣義的事故車範圍內。泡水車最麻煩的是電路系統,修好後可能三不五時就亮故障燈;火燒車則要看燒到什麼程度,如果連引擎室都燒到變形,這種真的建議別碰。另外還有一種是「權利車」,雖然不是事故車,但因為有貸款問題,買來風險也很高。

要怎麼判斷是不是事故車呢?除了看車商提供的「車輛歷史報告」,自己檢查也很重要。打開引擎蓋看螺絲有沒有被轉過的痕跡,趴下去看底盤的焊點是否原廠,門框膠條拉開看有沒有重新烤漆的跡象。最準的還是花點錢請專業驗車師傅幫忙看,畢竟他們有經驗又有儀器,能看出我們一般人發現不了的問題。

最近在二手車市場逛的時候,你一定有發現「為什麼事故車價格特別低?背後隱藏的成本你要懂」這個現象。那些曾經出過事故的車子,價格往往比同款車便宜好幾成,看起來超級划算對吧?但先別急著下手,這些便宜的背後其實藏了很多你可能沒想到的開銷,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隱形成本。

首先,事故車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就算外觀修得再漂亮,車體結構可能已經受損,開起來穩定性大打折扣。而且台灣潮濕的氣候特別容易讓修復過的金屬部位生鏽,時間一長問題就會慢慢浮現。更別說有些黑心車商會用劣質零件來修,開沒多久就這裡壞那裡壞,維修費加起來可能比當初省下的車價還多。

再來就是保險和驗車的麻煩事。事故車的保險費通常會比較高,有些保險公司甚至直接拒保。驗車時也常常會被特別關照,光是來回跑監理站就夠你煩的。下面這個表格簡單整理了事故車可能帶來的額外成本:


隱形成本項目 可能產生的費用 備註
後續維修費用 5-15萬不等 視損壞程度而定
保險費用 比正常車高20-50% 部分保險公司可能拒保
轉手困難 折舊幅度大 再賣時價格可能只剩一半
驗車問題 時間成本高 可能需要多次複驗

還有一點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事故車的二手價掉得特別快。你今天用市價七折買到,等你要賣的時候可能連五折都不到。而且現在買家都很精明,一看是事故車就直接砍價或乾脆不考慮,到時候想脫手都沒那麼容易。更別說有些重大事故車可能連過戶都會有問題,這些都是買之前要想清楚的。

事故車

如何判斷是不是事故車?老司機教你5個檢查重點

買二手車最怕遇到事故車,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檢查技巧,讓你在看車時能快速辨別。這些方法都是老司機們多年累積的經驗,學會了可以省下不少冤枉錢。

首先一定要檢查車身鈑金的接縫處,像是引擎蓋、車門、後車廂這些地方的縫隙是否均勻。如果發現左右不對稱或是縫隙大小不一,很可能就是曾經撞過重新鈑金。用手指摸一摸接縫邊緣,原廠的鈑金邊緣會比較圓滑,後天修復的通常會比較銳利。

再來要注意車漆的狀況,特別是不同部位有沒有色差。可以拿個磁鐵測試,如果某些地方吸不住,表示可能用塑鋼土補過。原廠漆的厚度大約在120-180微米之間,後噴的漆通常會更厚。專業的師傅都會帶漆膜儀來測量,這個數據很準確。

打開引擎蓋看看裡面的狀況也很重要。檢查大樑、水箱架這些結構件有沒有重新焊接或修復的痕跡。原廠的焊點會很整齊,後天修復的通常比較粗糙。順便看看螺絲有沒有被轉動過的痕跡,原廠組裝的螺絲通常會有標記漆,如果被轉過就會破壞。

檢查部位 正常狀況 事故車可能跡象
車身接縫 縫隙均勻對稱 左右不對稱、縫隙大小不一
車漆 顏色一致、厚度均勻 有色差、漆面過厚
結構件 焊點整齊、無修復痕跡 有焊接或修復痕跡
螺絲 原廠標記漆完整 標記漆被破壞、有轉動痕跡
內裝 組裝緊密無異音 有拆卸痕跡、組裝不密合

內裝的部分也要仔細檢查,特別是安全氣囊有沒有被更換過。可以看看儀表板、方向盤這些地方的組裝是否緊密,有沒有被拆過的痕跡。事故車的內裝通常會有一些不自然的縫隙或是異音。安全帶也要拉到底看看,如果發現有霉味或是有水漬,可能是泡水車的跡象。

最後一定要試車,聽聽看底盤有沒有異音。轉動方向盤時感覺是否順暢,加速和煞車時車身會不會有奇怪的晃動。這些動態的檢查往往能發現靜態檢查時看不出來的問題。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把車頂起來看看底盤狀況,這樣最保險。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