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大家都想找方法讓自己更有精神,其實「吸收陽氣」就是個很自然的方式。中醫講究陰陽平衡,陽氣充足整個人就會活力滿滿,特別是在夏天這個陽氣最旺的季節,更要好好把握機會補充能量。今天就來分享幾個簡單又實用的方法,讓大家都能輕鬆把陽氣補好補滿。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曬太陽,但可不是隨便曬喔!最佳時間是早上7點到9點,這時候的陽光溫和不刺眼,陽氣也最純淨。建議可以穿淺色衣服在公園散步15-20分鐘,記得要讓陽光直接照到背部,因為背部有條重要的督脈,是吸收陽氣的關鍵部位。如果怕曬黑,可以戴頂帽子保護臉部,但千萬別擦防曬乳,這樣會阻礙陽氣吸收。
除了曬太陽,飲食也是補充陽氣的重要管道。台灣夏天盛產的食材很多都是陽氣滿滿的:
食材名稱 | 最佳食用方式 | 補充陽氣效果 |
---|---|---|
薑 | 早上喝薑茶 | ★★★★★ |
荔枝 | 午後吃5-6顆 | ★★★★ |
龍眼 | 煮成桂圓紅棗茶 | ★★★★ |
韭菜 | 炒蛋或包水餃 | ★★★ |
特別要提醒的是,這些食材最好在中午前食用,因為中醫認為「上午養陽,下午養陰」,選對時間吃效果會更好。另外像是冰品、冷飲這些會消耗陽氣的東西,能少碰就盡量少碰,特別是剛曬完太陽或運動完的時候,喝溫開水才是最棒的選擇。
運動方面,推薦大家可以在清晨做些溫和的活動,像是太極拳、八段錦這類傳統養生功法,動作緩慢但能幫助氣血循環,讓吸收進來的陽氣更好地運行全身。如果沒時間學這些,簡單的伸展操或是快走也很不錯,重點是要讓身體微微發熱,但不要到大汗淋漓的程度,因為流太多汗反而會讓陽氣流失喔!
最近在台灣養生圈超紅的「吸收陽氣」到底是什麼?台灣人最愛的養生秘訣大公開!其實這不是什麼神秘儀式,而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自然養生法,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日常活動讓身體接觸陽光、補充正能量。台灣人特別愛這套,因為不用花大錢,隨時隨地都能做,而且效果真的很有感!
說到吸收陽氣的方法,台灣人最常用的就是這幾招:
方法 | 最佳時間 | 小技巧 |
---|---|---|
曬太陽 | 早上7-9點 | 背對陽光曬15分鐘,記得戴帽子防曬 |
赤腳踏青 | 任何晴朗時段 | 找草地或沙灘,避開正午烈日 |
公園散步 | 傍晚4-6點 | 邊走邊深呼吸,效果加倍 |
陽台喝茶 | 午後時光 | 搭配溫熱的薑茶或紅棗茶更棒 |
台灣的上班族最愛利用午休時間到公司附近公園走走,特別是信義區的上班族,常常可以看到一群人在101附近的綠地脫鞋踩草地。家庭主婦們則喜歡一大早到菜市場買完菜後,順便坐在市場邊的長椅上曬曬背,這可是婆婆媽媽們維持活力的秘訣呢!
中醫師也說,台灣濕氣重,適度吸收陽氣可以幫助身體排濕。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早上起床特別累、身體沉重,這時候曬個10分鐘太陽,整個人就會輕盈很多。不過要提醒大家,夏天紫外線強,最好選在樹蔭下或透過窗戶間接接觸陽光,才不會養生不成反而曬傷喔!
在台灣各地都有很棒的吸收陽氣景點,像是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台中的科博館綠園道、高雄的西子灣,這些地方不僅環境舒服,還有很多同好可以交流養生心得。下次經過時不妨觀察一下,會發現真的很多台灣人都在默默實踐這個養生法呢!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要吸收陽氣?中醫師告訴你關鍵好處」,其實這跟台灣潮濕悶熱的氣候特別有關係。中醫師朋友跟我說,現代人整天待在冷氣房、熬夜追劇,陽氣不知不覺就流失了,整個人容易覺得累、手腳冰冷,連免疫力都變差。吸收陽氣不是要你在大太陽底下暴曬,而是要用對方法讓身體自然補充能量。
中醫講的陽氣就像身體的「電池」,陽氣足了整個人精神好、氣色佳。我整理了幾位中醫師的建議,發現這些日常小習慣真的差很多:
吸收陽氣方法 | 具體做法 | 適合時間 |
---|---|---|
曬背 | 早上9點前讓陽光曬背部15分鐘 | 夏季7:00-9:00 |
喝薑茶 | 老薑切片煮水,加少許黑糖 | 早上空腹或下午3點前 |
按壓穴位 | 多按足三里、關元穴 | 洗澡後或睡前 |
赤腳踏地 | 在公園草地或沙灘赤腳走10分鐘 | 清晨露水未乾時 |
中醫師特別提醒,像我們這種上班族最容易陽氣不足。有位患者長期頭痛,原來是冷氣出風口直接對著後頸吹,陽氣一直被帶走。後來改穿高領衣服、喝溫熱的桂圓紅棗茶,兩個月後整個人都精神了。還有人習慣喝冰水,中醫師說這就像把熱鍋突然沖冷水,身體要花更多能量去平衡溫度。
我自己試過最有效的是「曬背法」,尤其台灣夏天早上陽光不會太烈,趁通勤時提早兩站下車,慢慢走到公司讓背部曬點太陽。一開始覺得熱,但曬完反而有種暖流從脊椎擴散的感覺,整天都不會那麼嗜睡。中醫師說這是因為背部有膀胱經,曬太陽能直接補充陽氣,比喝補湯還快見效。
最近天氣變化大,好多人都覺得身體累累的,其實可能是陽氣不足啦!誰最需要吸收陽氣?這5種體質的人必看,快來檢查自己是不是其中一種。台灣濕氣重,加上冷氣吹整天,很容易讓陽氣流失,特別是以下這幾種體質的朋友更要注意補充陽氣,不然整天昏昏沉沉真的很難受餒~
首先就是「手腳冰冷型」,這種人冬天像冰棒,夏天吹冷氣也要穿外套,根本就是行走的寒氣製造機。再來是「容易疲倦型」,明明沒做什麼事卻整天想睡覺,連追劇都會看到睡著,這種就是典型陽氣不足的表現。第三種是「臉色蒼白型」,看起來像殭屍一樣沒血色,化妝都要多撲幾層腮紅,這種體質最需要曬太陽補充陽氣。
體質類型 | 主要症狀 | 改善方法 |
---|---|---|
手腳冰冷型 | 四肢冰冷、怕風 | 多曬背、喝薑茶 |
容易疲倦型 | 精神不濟、嗜睡 | 午間小憩、適度運動 |
臉色蒼白型 | 面色無華、唇色淡 | 吃紅棗、枸杞等溫補食材 |
腸胃虛弱型 | 容易腹瀉、消化不良 | 避免生冷、多吃溫熱食物 |
過敏體質型 | 鼻水流不停、皮膚癢 | 曬太陽、按摩穴位 |
腸胃虛弱的朋友也要注意,這種體質的人吃冰的馬上拉肚子,喝個涼水都會胃痛,根本就是陽氣不足的警訊。最後是過敏體質的人,早上起床噴嚏打不停,換季就皮膚癢,這些都是身體在告訴你陽氣不夠啦!建議這些體質的朋友可以趁早上9點前或下午4點後去曬曬太陽,不要整天躲在冷氣房,偶爾也要讓身體吸收一點自然界的陽氣才會健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