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改造5招,小空間變身療癒角落 | 陽台種菜超簡單!新手也能豐收 | 我家陽台變咖啡廳,這樣佈置超chill

在陽台的小日子

每天清晨最享受的時光,就是在陽台喝著手沖咖啡看日出。我家陽台雖然不大,但擺了張ikea的折疊桌和兩張露營椅,就成了我最愛的角落。這裡不只能曬衣服,更是我觀察街坊鄰居日常的絕佳位置,樓下早餐店的老闆總是在7點準時拉起鐵門,對面阿嬤會在這個時間帶她家的柴犬出來散步。

陽台改造小物清單

物品名稱 用途 價格區間 購買建議
懸掛式花架 種植香草或小型盆栽 NT$200-500 選防水材質較耐用
折疊收納箱 收納園藝工具 NT$150-300 底部要有排水孔
太陽能串燈 夜晚氣氛照明 NT$350-800 注意防水等級
防水坐墊 增加座椅舒適度 NT$250-600 選快乾布料

最近迷上了在陽台種植香草,從最基本的九層塔、薄荷開始嘗試。發現台灣潮濕的氣候其實很適合種植迷迭香和百里香,只要注意排水就不容易爛根。每天早上幫植物澆水的時候,都能聞到淡淡的香氣,比什麼室內芳香劑都來得自然。有時候做菜臨時需要香料,直接走到陽台摘幾片新鮮的葉子,那種現採現用的感覺特別棒。

颱風季節來臨前,我學會了用廢棄的寶特瓶DIY防風罩。把瓶子剪開罩在小盆栽上,再用曬衣夾固定,這樣即使風雨再大也不怕植物被吹倒。鄰居看到還特地來請教我怎麼做,現在整棟公寓的陽台都能看到這種環保防風罩,莫名成了社區裡的另類風景。下雨天坐在陽台聽雨聲也是種享受,特別是午後雷陣雨時,雨水打在遮雨棚上的聲音特別療癒,常常就這樣聽著聽著不小心睡著了。

晚上偶爾會把筆電搬到陽台工作,雖然網路訊號有時不太穩定,但吹著自然風比吹冷氣舒服多了。上週還在這裡用google文件趕報告,順手查了幾個資料庫的query語法,意外發現陽台的環境反而讓我能更專心。不過要小心蚊子就是了,現在都會隨手準備防蚊液和電蚊拍,畢竟台灣的蚊子可是不分晝夜都很活躍的。

在陽台

誰適合在陽台種菜?新手也能輕鬆上手的5種蔬菜,其實只要家裡有陽光照射的空間,就算是種菜小白也能享受收成的樂趣。陽台種菜不用擔心面積太小,重點是選對好種又不容易失敗的品種,今天就要來分享幾款連殺手級園丁都能種活的蔬菜,保證讓你成就感滿滿!


首先要推薦的就是「小白菜」,從播種到收成只要3-4週,而且病蟲害少,就算是用保麗龍箱種也沒問題。記得每天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放在半日照的陽台就很適合。再來是「青蔥」,根本是懶人必種,去市場買帶根的蔥回來插土裡就能活,隨時要煮菜都能現摘,超級方便。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櫻桃蘿蔔」也是新手友善選擇,圓滾滾的模樣超可愛,種下去25天左右就能收成。不過要注意間距,每顆至少要留5公分空間才會長得漂亮。另外「九層塔」根本是台灣人的陽台標配,耐熱又好養,摘葉子時記得從頂端開始採收,會越長越茂盛喔!

最後要介紹的是「空心菜」,這種菜根本是打不死的蟑螂,隨便種隨便活。水耕、土耕都可以,而且採收時只要留根部,它還會繼續長出新芽,CP值超高!

蔬菜種類 生長週期 日照需求 特別注意事項
小白菜 3-4週 半日照 保持土壤濕潤
青蔥 可持續採收 全日照 帶根插土即可
櫻桃蘿蔔 25天 全日照 間距5公分以上
九層塔 長期生長 全日照 從頂端採收
空心菜 2-3週 半日照 留根可再生長

現在正是夏季,這些蔬菜都很適合在台灣的氣候種植。記得選擇排水良好的容器,底部要打洞避免積水,土壤可以用培養土混合一些有機肥。每天觀察植株狀況,發現葉子變黃可能是缺水或養分不足,適時調整照顧方式就能讓你的陽台菜園欣欣向榮!

什麼時候該幫陽台植物澆水?看葉子就知道的小技巧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陽台上的植物是不是常常看起來沒精神?其實不用每天固定時間澆水,只要學會觀察葉子的狀態,就能知道它們什麼時候真的口渴啦!我種了這麼多年植物,發現葉子就像會說話一樣,會用各種方式告訴你它需要水分。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葉子開始下垂,特別是原本挺立的觀葉植物,像是龜背芋或是琴葉榕,當它們的葉片變得軟趴趴的,甚至邊緣有點捲曲,這就是缺水的警訊。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多肉植物葉片本來就會稍微皺皺的,這反而是它們儲水的特徵,不能一概而論喔!


另外一個很好判斷的方法是用手指摸摸看葉片的觸感。健康的葉子通常摸起來飽滿有彈性,而缺水的葉子會變得比較薄,甚至有點脆脆的感覺。我習慣在早上起床後先巡一遍陽台,順手摸摸幾片葉子,這樣就能掌握植物的狀況。

植物類型 缺水時葉子特徵 澆水時機
觀葉植物 葉片下垂、邊緣捲曲 表土乾燥1-2公分
多肉植物 底部葉片變軟皺縮 整盆完全乾燥
開花植物 花苞下垂、新葉萎靡 清晨或傍晚

除了看葉子,也可以觀察盆土的狀況。我通常會把手指伸進土裡約一個指節深,如果感覺不到濕氣,這時候再澆水就剛剛好。記得澆水要澆透,直到水從盆底流出來為止,這樣才能確保整個根群都能喝到水。夏天高溫時,有些植物可能需要早晚各澆一次,但還是要以實際觀察為主。

最後提醒大家,不同季節的澆水頻率也要調整。像現在七月份這種大熱天,水分蒸發快,植物當然會喝得比較多。但如果是冬天或是梅雨季,就要減少澆水次數,避免爛根。我發現很多植物其實不是渴死的,而是被愛心過剩的主人澆太多水害死的呢!

在陽台

為什麼我的陽台盆栽總是養不活?常見5大錯誤解析

每次看到陽台上的盆栽又枯黃了,心裡總是很納悶:「明明都有按時澆水啊!」其實啊,養盆栽真的不是澆水就好,台灣這種亞熱帶氣候加上都市環境,很多小細節都會影響植物生長。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最常見的5個錯誤,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盆栽殺手排行榜

錯誤行為 造成的問題 改善方法
澆水過量 根部腐爛、招來蚊蟲 手指插入土中2公分確認乾燥再澆
陽光不足 徒長、葉片變薄 根據植物特性調整位置,觀葉植物也需要散射光
用錯土壤 排水不良或保水性差 多肉用顆粒土,一般植物混珍珠岩
從不施肥 營養不良生長停滯 春夏每2週施一次稀釋液肥
忽略修剪 通風不良易生病 定期摘除老葉、過密枝條

第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愛心氾濫」拼命澆水。台灣夏天高溫潮濕,很多人怕植物口渴就天天澆,結果土壤根本沒機會乾,根部泡在水裡很快就爛掉了。特別是放在半日照陽台的盆栽,水分蒸發速度比全日照慢很多,建議可以用手指測試法,插入土裡如果還有濕氣就再等等。

再來是很多人會把不同習性的植物放在同個環境照顧。像多肉植物和蕨類需要的日照強度就差很多,但常常看到有人把它們排排站放在一起。其實光是陽台不同位置的日照時數就有差,靠外側和靠牆的光線強度可能差到2-3倍,要根據每種植物的特性來安排位置才對。

最後要提醒的是,盆栽不是擺著就會自己長大。台灣都市陽台通常通風較差,如果從來不修剪,枝葉太密很容易生病蟲害。特別是梅雨季節前,記得把過密的葉片疏剪一下,讓空氣能夠流通,這樣也能減少真菌感染的機會喔!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