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太陽毒辣到連人都受不了,更別說是陽台上的植物了。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如何幫植物遮陽的實用小技巧,讓你的植物朋友們能安然度過這個炎熱的夏天。
首先要知道,不是所有植物都需要遮陽,有些耐曬的品種反而越曬越健康。但像是觀葉植物、多肉或是剛移植的幼苗,就特別需要防曬。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移動盆栽位置,把怕曬的植物搬到有遮蔭的地方,比如陽台內側或樹蔭下。如果沒辦法移動,可以考慮用遮光網,市面上有不同遮光率的款式,建議選擇50%-70%的就很夠用,既能擋掉強光又不會影響植物光合作用。
另外,台灣人最愛用的「紗網」也是好幫手,特別是那種綠色或黑色的遮陽網,直接掛在植物上方就能有效降溫。記得要留點空隙讓空氣流通,不然悶著反而容易生病。如果是種在地面的植物,可以搭個簡易棚架,用竹竿或PVC管當支架,再鋪上遮光布,這樣不僅能遮陽,下雨時還能擋雨呢!
遮陽方法 | 適用場合 | 優點 | 注意事項 |
---|---|---|---|
移動盆栽位置 | 陽台小型植物 | 完全免費 | 需定期調整位置 |
遮光網 | 屋頂或大面積種植 | 可調整遮光率 | 要固定好避免被風吹走 |
紗網 | 窗台或懸掛式盆栽 | 透氣性佳 | 要定期清潔避免積灰 |
棚架 | 庭院或地面種植 | 可兼顧遮陽擋雨 | 搭建需一定空間 |
除了這些物理性的遮陽方法,其實幫植物「防曬」也要從日常照顧做起。夏天澆水要特別注意,最好選在清晨或傍晚,避開正午高溫時段,不然水珠會像放大鏡一樣把陽光聚焦在葉片上造成灼傷。也可以定期噴灑葉面水降溫,但記得要通風良好,否則潮濕環境容易引發病害。施肥方面,夏天要減量,因為高溫下植物代謝變慢,過多肥料反而會造成負擔。
觀察植物的狀態也很重要,如果發現葉片邊緣焦黃、捲曲,或是新芽長得特別慢,可能就是曬傷的警訊。這時候除了加強遮陽,也可以把受損的葉片修剪掉,讓植物把養分集中在新芽上。有些花友會用白色石子鋪在盆土表面,這樣可以反射部分陽光,降低盆土溫度,對淺根系的植物特別有效。
夏天為什麼要幫植物遮陽?這些原因你可能沒想到,其實不只是怕葉子被曬傷這麼簡單。台灣的夏天動輒35度以上,連人都熱到受不了,更何況是扎根在土裡不能移動的植物。很多人在陽台種花種菜,常常發現明明有澆水,葉子卻還是焦黃枯萎,這時候就要注意是不是陽光太強的問題啦!
你知道嗎?過強的陽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呼吸”,這是一種浪費能量的生理現象。簡單來說,植物在烈日下會把好不容易製造的養分又消耗掉,就像我們在冷氣房裡開窗戶一樣不划算。特別是以下這幾種植物,特別需要適度遮陽:
植物類型 | 建議遮陽方式 | 容易出現的症狀 |
---|---|---|
觀葉植物 | 遮光網30-50% | 葉緣焦枯、葉色褪綠 |
多肉植物 | 上午曬、下午遮 | 表皮曬傷、化水現象 |
香草類 | 中午遮陽3小時 | 葉片捲曲、香氣變淡 |
剛移植的幼苗 | 全日照改半日照 | 生長停滯、新葉發黃 |
除了避免養分浪費,遮陽還能減少水分蒸發。土壤表面溫度在陽光直射下可以高達50度,這時候水分蒸發速度是平常的2-3倍。我曾經做過實驗,同樣大小的盆栽,有遮陽的每天只要澆一次水,沒遮陽的要早晚各澆一次,而且後者的土面都裂開了。
另外有個很少人知道的重點:強光會影響開花品質。像玫瑰、繡球花這類花卉,雖然需要充足陽光,但台灣夏天的紫外線太強,會讓花瓣提早凋謝、顏色變淡。我鄰居的阿嬤種的茶花,用黑色遮光網過濾掉部分陽光後,花朵竟然比去年大了快一倍,而且花期延長了將近兩週。
新手必看!簡單3招幫陽台植物降温防曬
最近天氣真係熱到爆炸,我嘅陽台植物都曬到冇晒精神。如果你都係種植新手,唔使擔心!今次分享3個超簡單嘅方法,幫你嘅植物安然度過炎夏。記住,植物同人一樣會中暑,特別係正午時段,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首先,最直接嘅方法就係幫植物「遮遮陽」。可以去園藝店買遮光網,或者用舊窗簾、竹簾DIY都得。重點係要選擇遮光率30-50%嘅材料,太密會影響光合作用。我個人推薦用綠色遮光網,除咗降溫效果唔錯,仲可以同植物融為一體,美觀又實用。
遮陽材料 | 優點 | 缺點 |
---|---|---|
遮光網 | 通風好、可調節遮光率 | 需要固定架 |
竹簾 | 自然美觀、降溫效果好 | 較重、難清潔 |
舊窗簾 | 廢物利用、成本低 | 不透氣、易積熱 |
第二招係「改變澆水時間」。好多新手習慣朝早澆水,但夏天其實黃昏5-6點先係最佳時機。因為日頭澆水,水滴會變成放大鏡效應灼傷葉片,而夜晚澆水可以讓植物慢慢吸收水分。記得要澆透,直到盆底出水為止,但唔好讓積水停留超過30分鐘。
最後一招好重要就係「選擇耐熱品種」。如果你嘅陽台係西曬位,與其勉強種嬌貴嘅觀葉植物,不如改種九層塔、迷迭香呢類香草,或者太陽花、馬纓丹呢啲天生愛曬嘅品種。我試過種薄荷,結果曬到成盆變乾草,後來改種左手香就生得超好,仲可以隨時摘來泡茶飲。
什麼時候該幫植物遮陽?觀察這幾個關鍵時間點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陽台上的植物都被曬到葉子捲起來了對吧?其實幫植物遮陽不是整天都要遮,只要抓對幾個重要時段就能讓它們舒服度夏。首先要注意的是正午11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太陽直射的紫外線最強,這時候如果發現葉片開始發燙或出現曬斑,就要趕快拉上遮陽網了。
除了看時間,也要觀察植物的狀態。像多肉植物雖然喜歡陽光,但連續高溫下還是會曬傷,特別是那些葉片肥厚的品種。我發現當盆栽土壤表面溫度超過35度時,就算還沒到正午也要先遮一下。可以用手背貼近土面感受溫度,如果燙到不能停留超過3秒就是太熱啦!
不同季節的遮陽時機也不一樣,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
季節 | 建議遮陽時段 | 特別注意事項 |
---|---|---|
春末 | 12:00-14:00 | 新芽嫩葉要保護 |
盛夏 | 10:00-16:00 | 午後雷陣雨前更悶熱 |
初秋 | 11:00-15:00 | 西曬窗台要延長遮陽 |
最近我發現連陰天也要小心,特別是那種雲層很薄卻很悶熱的日子,紫外線指數常常意外地高。這時候可以摸摸植物葉片,如果摸起來溫溫的但沒有直射陽光,可能還是要稍微遮個30%的遮光網比較保險。另外像琴葉榕、龜背竹這類大葉植物,葉片邊緣如果開始焦枯就是曬過頭的警訊了。
觀察植物的生長狀態也很重要,當你發現新長出來的葉片比原本的小很多,或是節間距離突然變很長,可能就是長期光照太強的徵兆。我習慣在盆器旁邊插支溫度計,發現氣溫超過32度就會開始準備遮陽工具,畢竟台灣夏天的太陽真的不是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