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家陽台有小鳥來築巢,每天早上都被清脆的鳥鳴聲喚醒,這種自然的鬧鐘比手機設定還準時呢!看著牠們啣著樹枝、羽毛忙進忙出的樣子,突然覺得都市生活也能這麼療癒。為了不打擾這些小鄰居,我還特地上網查了資料,原來不同鳥類築巢的習慣大不同喔~
鳥類 | 築巢材料 | 築巢時間 | 特別習性 |
---|---|---|---|
麻雀 | 乾草、羽毛 | 3-5天 | 喜歡在冷氣機後方築巢 |
白頭翁 | 樹枝、塑膠繩 | 1週左右 | 會重複使用舊巢 |
綠繡眼 | 苔蘚、蜘蛛絲 | 2-3天 | 巢形像小茶杯 |
記得第一次發現鳥巢時,我興奮地像個孩子,馬上打開手機想記錄這個瞬間。這讓我想起前陣子幫阿嬤安裝的Telegram,她現在每天都會傳鳥兒的照片給親戚看,老人家開心得像在玩即時通訊遊戲。不過要提醒大家,觀察歸觀察,可別靠太近驚擾到牠們,最好保持3公尺以上的距離,用手機或相機的變焦功能拍攝就好。
說到手機應用,現在真的方便多了。我下載了一個辨識鳥類的APP,只要拍下照片就能知道是什麼品種,連牠們的叫聲都能錄下來分析。前幾天還發現原來這對來築巢的是台灣常見的斑文鳥,公鳥和母鳥會輪流孵蛋,超級有責任感的!陽台因為牠們的到來變得熱鬧非凡,連隔壁棟的住戶都跑來問能不能拍照。
這些小訪客的到來,讓我開始注意周邊環境。現在散步時會特別留意樹上有沒有鳥巢,甚至養成隨手撿塑膠繩的習慣(當然是消毒過後放在陽台給牠們當建材)。朋友笑我變成了鳥類觀察家,但我覺得這只是舉手之勞,能讓這些小生命在都市中找到安身之處,何樂而不為呢?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小鳥為什麼選擇在我家陽台築巢?常見原因解析」,其實這代表你家環境真的很棒啦!小鳥築巢可不是隨便選的,牠們挑地方可講究了。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原因,說不定看完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家根本是五星級鳥飯店啊~
首先最關鍵的就是「安全性」,陽台通常有遮雨棚或花架,能擋風遮雨又不容易被貓咪或蛇之類的天敵發現。而且現代公寓陽台多半在2樓以上,這個高度對小鳥來說剛剛好,既不會太低容易被干擾,也不會太高飛行太吃力。我家去年就有白頭翁來築巢,牠們特別喜歡選冷氣主機後面那種隱密角落,可能覺得人類不會一直去那邊打擾吧。
再來是「材料取得方便」,你有沒有發現小鳥最愛在春天來築巢?這時候到處都是掉落的樹枝、枯葉,甚至你陽台可能本來就放著一些雜物或盆栽用的水苔。我鄰居阿嬤說她家陽台每次清完沒多久就會被麻雀叼走裝飾品,後來乾脆放一籃碎布頭給牠們用,結果變成社區知名「鳥類建材行」超可愛的!
最後是「食物來源」問題,看看下面這個表格就知道為什麼小鳥特別愛都市陽台:
環境條件 | 對小鳥的好處 | 實際案例 |
---|---|---|
盆栽植物多 | 有昆蟲可吃、枝條當建材 | 綠繡眼最愛在九重葛叢裡築巢 |
附近有公園 | 覓食範圍廣、幼鳥學飛安全 | 白腰文鳥常選靠公園側的陽台 |
陽台有積水處 | 方便喝水洗澡 | 斑鳩會特地找有淺水盤的人家 |
說到這個,我表姊家陽台因為種了很多香草植物,經常有蝴蝶來產卵,結果引來一整群綠繡眼定居,每天看牠們抓蟲餵小孩根本自然頻道現場直播。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發現鳥巢最好保持距離觀察就好,太過關心反而會讓親鳥緊張喔!
最近天氣回暖,公園裡常常聽到鳥兒嘰嘰喳喳的聲音,你有沒有想過「如何判斷小鳥正在築巢?5個明顯徵兆告訴你」呢?其實只要多留意身邊的小細節,就能發現這些可愛的小鄰居正在忙著打造牠們的愛巢喔!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會看到小鳥頻繁叼著樹枝、羽毛或枯草飛來飛去。如果你發現同一隻鳥反覆出現在固定地點,而且嘴裡總是叼著東西,八成就是在準備築巢的材料啦!特別是春天到初夏這段時間,鳥類的築巢行為會特別活躍,有時候一天可以看到牠們來回十幾趟呢。
另一個很實際的判斷方法是觀察鳥兒的行為模式。正在築巢的鳥通常會有這些特徵:
徵兆 | 具體表現 | 常見鳥種 |
---|---|---|
定點進出 | 固定從某個樹叢或牆縫進出 | 麻雀、白頭翁 |
警戒行為 | 發現人靠近會特別緊張鳴叫 | 綠繡眼、紅嘴黑鵯 |
材料搬運 | 嘴裡叼著樹枝、羽毛等建材 | 斑鳩、家燕 |
領域防衛 | 驅趕其他靠近的鳥類 | 五色鳥、台灣藍鵲 |
巢位整理 | 反覆調整巢穴位置 | 白腰文鳥、紅鳩 |
再來可以注意聽聽看有沒有特別密集的鳥叫聲。當鳥爸媽在築巢時,常常會用叫聲互相溝通,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時段會特別明顯。如果你家附近突然多了這種「開工會議」般的鳥叫大合唱,很可能就是牠們在討論築巢大計啦!
最後要提醒大家,如果真的發現鳥巢,記得保持適當距離觀察就好。很多鳥媽媽其實很怕生,如果人類太靠近可能會讓牠們緊張到棄巢。建議可以用望遠鏡或手機遠距拍攝,這樣既能滿足好奇心,又不會打擾到這些可愛的小建築師們完成牠們的育兒大業。
什麼時候最容易看到小鳥築巢?季節時機大公開
最近走在公園裡,是不是常聽到樹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沒錯!現在正是觀察小鳥築巢的黃金時期啦!台灣的鳥類大多集中在春天到初夏這段時間築巢,特別是3月到6月這段期間最活躍。這時候天氣回暖、食物充足,鳥爸爸鳥媽媽們都會忙著找材料蓋房子,準備迎接新生命呢!
想要當個專業的賞鳥觀察家,記得把握這些時機點:
月份 | 常見築巢鳥種 | 築巢地點偏好 | 觀察小技巧 |
---|---|---|---|
3-4月 | 白頭翁、綠繡眼 | 樹枝分岔處、灌木叢 | 注意聽啾啾叫聲,追蹤叼著樹枝的鳥 |
4-5月 | 麻雀、紅嘴黑鵯 | 屋簷下、空調外機旁 | 早晨最容易看到忙碌的成鳥進出 |
5-6月 | 五色鳥、台灣藍鵲 | 樹洞、高大樹木頂端 | 準備望遠鏡觀察較高的位置 |
其實啊,不同鳥種的築巢習慣都不太一樣。像麻雀就超隨性,隨便找個牆縫或招牌後面就能安家;五色鳥就講究多了,一定要找枯樹幹啄出完美的洞才滿意。最近我在家附近的公園,就發現一對白頭翁夫妻超可愛,每天固定下午三點會叼著乾草來回飛,原來牠們在榕樹上蓋了個超隱密的小窩呢!
觀察的時候記得保持距離喔,太靠近可能會嚇到鳥媽媽。建議可以帶本鳥類圖鑑或用手機APP幫忙辨識,這樣就能一邊看一邊認識這些可愛的鄰居啦!對了,如果你家陽台有盆栽,說不定哪天也會有驚喜訪客來借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