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轉涼,正是整理自家庭院花圃的好時機!說到打造一個賞心悅目的花圃,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讓你家的小庭院瞬間充滿生機。我自己也是從完全不懂園藝開始摸索,現在每天看著親手種植的花草慢慢成長,那種成就感真的超棒的~
首先要注意的是花圃的規劃,不同季節適合種植的花卉都不太一樣。像現在秋天就可以考慮種些耐寒的植物,搭配起來會更協調。這裡分享一個簡單的季節花卉對照表:
季節 | 推薦花卉 | 特性說明 |
---|---|---|
春季 | 鬱金香、風信子 | 色彩鮮豔,花期較短 |
夏季 | 向日葵、矮牽牛 | 耐熱性強,需要充足陽光 |
秋季 | 菊花、石竹 | 耐寒性好,花期長 |
冬季 | 三色堇、報春花 | 低溫也能開花 |
除了花卉選擇,花圃的日常照顧也很重要。我發現很多朋友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澆水過多,其實大部分植物都是「寧乾勿濕」,特別是台灣這種潮濕的氣候。建議可以用手指插入土壤約2公分,感覺乾了再澆水。另外施肥也要注意,我習慣用有機肥,雖然見效比較慢,但對土壤和植物都比較健康。
說到花圃設計,最近很流行把廢棄物品改造成花器,像是舊木箱、鐵罐之類的。我自己就用一個老舊的腳踏車籃種了多肉植物,放在庭院角落特別有味道。這種「各美其美」的創意,真的能讓花圃更有個人特色。記得要根據植物特性來安排位置,喜陽的放外圍,耐陰的可以擺在樹下或牆邊。
害蟲防治也是讓很多新手頭痛的問題,我的經驗是與其等到蟲害爆發才處理,不如平時就做好預防。可以種些香草植物如薄荷、迷迭香,它們的氣味能驅趕不少害蟲。如果真的發現蟲害,先用稀釋的肥皂水或辣椒水試試看,效果不錯又不會傷害植物。
新手如何打造超療癒的庭院小花圃?5個簡單步驟分享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想在家裡庭院弄個小花圃但不知道從何開始。其實打造小花圃沒想像中那麼難,只要掌握幾個基本步驟,就算是園藝新手也能輕鬆上手。首先要找個陽光充足的地方,每天至少要有4-6小時的日照,這樣植物才會長得好。如果庭院空間不大,也可以考慮用盆栽組合的方式,靈活性更高。
選植物是關鍵中的關鍵,建議新手從好養的品種開始。像台灣常見的矮牽牛、長春花、馬纓丹這些都很適合,耐旱又不容易生病。如果想種香草植物,迷迭香、薄荷、羅勒也是不錯的選擇。記得要考慮植物的生長習性,把需要相似環境的種在一起,管理起來會更方便。
植物類型 | 推薦品種 | 日照需求 | 澆水頻率 |
---|---|---|---|
觀花植物 | 矮牽牛、長春花 | 全日照 | 2-3天一次 |
香草植物 | 薄荷、迷迭香 | 半日照 | 土壤乾再澆 |
多肉植物 | 石蓮花、十二卷 | 全日照 | 一週一次 |
準備好工具和材料也很重要。基本要有鏟子、澆水壺、手套,土壤建議用培養土混合一些珍珠石或蛭石增加排水性。如果是盆栽,底部記得放些碎石或發泡煉石避免積水。種植前先把土壤鬆一鬆,讓植物根系能好好伸展。種的時候要注意間距,別讓植物們太擁擠,留點生長空間。
後續照顧其實很簡單,重點是掌握澆水的節奏。夏天通常早晚各澆一次,冬天可以減少頻率。施肥的話,每個月用一次液態肥就夠了,太多反而會傷到植物。平時多觀察葉子的狀態,如果發現有病蟲害要及時處理,可以用稀釋的肥皂水或辣椒水噴灑,天然又環保。
最後別忘了加入一些個人巧思,像是擺放可愛的園藝裝飾,或是用不同高度的植物營造層次感。也可以搭配季節更換植物,讓小花圃一年四季都有不同風貌。慢慢來,享受這個過程,看著親手打造的小花圃一天天變美,真的超級有成就感!
最近走在台灣的巷弄裡,發現好多人家門口都種滿了漂亮的花花草草,整個社區看起來超療癒的!為什麼台灣人越來越愛在庭院種花?這些好處你知道嗎?其實除了美觀之外,種花真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優點,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超實用的理由。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心情會變超好!每天起床看到自己種的花開得燦爛,那種成就感真的無法形容。而且根據研究,光是看著植物生長就能降低壓力荷爾蒙,對抗都市生活的緊繃感。像我鄰居阿嬤就說,自從開始種花後,血壓都變得比較穩定,整個人氣色也好了很多。
再來是種花其實超省錢又環保,比起買現成的盆栽,自己從種子開始培育真的很有樂趣。現在很多社區都有開設園藝課,大家互相交換種植心得,不知不覺就認識了好多新朋友。特別是疫情過後,這種不花大錢又能打發時間的休閒活動,根本就是小資族的最佳選擇啊!
種花好處 | 具體影響 | 適合族群 |
---|---|---|
療癒心情 | 降低壓力、增加幸福感 | 上班族、退休人士 |
美化環境 | 提升社區整體美感 | 家庭主婦、社區居民 |
社交互動 | 增加鄰里交流機會 | 喜歡交朋友的人 |
經濟實惠 | 比買現成盆栽便宜 | 小資族、學生 |
說到實際操作,其實現在種花比以前方便太多了。各大賣場都有賣現成的培養土和種子組合包,連殺蟲劑都有天然配方的可以選。我家隔壁的王太太就靠著陽台種的香草植物,省下不少買調味料的錢,煮菜時現摘現用,新鮮度完全不是超市買的能比。而且這些香草植物大多很好照顧,就算是園藝新手也能輕鬆上手,根本就是懶人種植的首選。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種花這件事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很多台灣人的生活方式。以前大家下班可能就是滑手機、看電視,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花點時間整理自己的小花園。這種慢活的節奏,反而讓生活品質提升不少。特別是看到親手種植的植物開花結果時,那種喜悅真的是買不到的!
最近天氣開始轉涼,不少朋友都在問:「什麼時候是整理庭院花圃的最佳時機?季節養護指南」其實啊,台灣氣候特別,每個季節要做的整理工作都不一樣,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讓你家的花花草草一年四季都美美的!
春天(3-5月)是最適合大整理的季節,這時候植物剛從冬天甦醒,生長力特別旺盛。記得要把枯枝落葉清乾淨,順便鬆土加點有機肥。我習慣在清明節前後幫植物換盆,這時候溫度適中,植物比較不會「挫起來」。夏天(6-8月)就要注意防曬跟澆水,最好選清晨或傍晚整理,不然太陽太大連人都受不了。記得把過密的枝葉修剪一下,讓空氣流通,才不會悶出病蟲害。
秋天(9-11月)是第二個黃金整理期,這時候可以開始為冬天做準備。把開完花的植物修剪一下,順便檢查土壤狀況。我通常會在中秋節過後開始整理,這時候天氣涼爽,工作起來特別舒服。冬天(12-2月)雖然植物生長慢,但還是要定期檢查,特別是寒流來的時候,要記得幫怕冷的植物蓋個被子。
季節 | 重點工作 | 注意事項 |
---|---|---|
春 | 換盆、施肥、修剪 | 注意倒春寒 |
夏 | 防曬、澆水、通風 | 避開正午時段 |
秋 | 修剪、土壤改良 | 準備越冬 |
冬 | 防寒、檢查 | 減少澆水量 |
說到實際操作,我最推薦在連續晴天後整理花圃,這時候土壤不會太濕,工作起來比較方便。特別是颱風季過後,一定要趕快檢查花圃狀況,把倒伏的植物扶正,清理積水。平常我還會準備一本小本子,記錄每種植物的生長狀況,這樣明年就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了。
最近這幾天溫度開始下降,正是整理花圃的好時機。記得先把落葉掃乾淨,檢查一下植物的根系有沒有問題。如果發現有病蟲害,要趕快處理,不然等到春天就更難控制了。工具也要記得保養,特別是剪刀類的,用久了會鈍,修剪起來反而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