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李種植全攻略 | 樹李品種大公開 | 樹李怎麼挑最甜

說到樹李,這種台灣常見的果樹可是很多人家裡庭院都會種的寶貝呢!它的果實酸甜多汁,夏天來一顆超解渴,而且樹李樹本身也很好照顧,難怪這麼受歡迎。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關於樹李的實用資訊,保證讓你對這種水果有更深的認識。

樹李其實有很多品種,不同品種的果實大小、顏色和味道都不太一樣。這邊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快速了解幾種常見的樹李:

品種名稱 果實特徵 產季 適合種植區域
紅肉李 果皮紫紅色,果肉偏紅 6-7月 全台低海拔
黃肉李 果皮黃綠色,果肉金黃 5-6月 中北部山區
珍珠李 果實小巧,皮薄多汁 7-8月 南部地區

照顧樹李其實不難,但有些小技巧要記住。首先,樹李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每天最好能有6小時以上的日照。澆水的話,夏天要每天澆,冬天可以減少到2-3天一次。施肥建議用有機肥,開花前和結果後各施一次,這樣果實會更甜更多汁。

很多人不知道,樹李的果實除了直接吃,還能做成各種加工品。像是樹李果醬、樹李蜜餞都很受歡迎,夏天做成樹李冰沙更是消暑聖品。我家阿嬤還會把樹李曬乾,泡成樹李茶,酸酸甜甜的對喉嚨很好。最近還看到有人用樹李來調酒,沒想到這種傳統水果也能這麼時尚吧!

如果你也想在家種樹李,建議可以從嫁接苗開始種,這樣比較快結果。買苗的時候要注意選擇健康的植株,葉子要翠綠沒有病斑。種下去的前兩年可能不會結果,要有點耐心等待。等樹長大後,每年都要記得修剪枝條,這樣來年才會結更多果實喔!

樹李


樹李是什麼?台灣常見品種一次看懂

最近在市場上看到「樹李」這個名字,你是不是也好奇這到底是什麼水果啊?其實樹李就是我們常說的李子啦!在台灣,樹李可是夏天超受歡迎的水果之一,酸甜多汁的口感讓人一吃就上癮。不過你知道嗎?台灣的樹李其實有好幾種不同的品種,每種的口感和特色都不太一樣哦!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先來說說最常見的幾種樹李吧!台灣的樹李主要分為本土品種和改良品種,像是紅肉李、黃肉李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紅肉李的果肉偏紅,吃起來酸中帶甜,很適合拿來做蜜餞或是果汁;黃肉李則是果肉呈現金黃色,甜度比較高,直接吃就很過癮。另外還有近年來很受歡迎的「加州李」,雖然是進口品種,但在台灣也種植得很成功,果實大顆又多汁。

品種名稱 果肉顏色 特色 產季
紅肉李 深紅色 酸甜適中,適合加工 6-8月
黃肉李 金黃色 甜度高,適合鮮食 7-9月
加州李 紫紅色 果實大,多汁爽口 5-7月
珍珠李 淡黃色 果肉細緻,香氣濃 6-7月

除了這些常見品種,台灣各地其實還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樹李哦!像是南投信義鄉的「信義李」就很有名,因為生長在高海拔地區,日夜溫差大,所以甜度特別高。而台東的「太麻里李」則是因為土壤和氣候的關係,果實特別飽滿多汁。這些地方特色的樹李雖然產量不多,但都是老饕們的最愛,有機會一定要試試看!

說到挑選樹李的小技巧,我可是有不少心得要分享呢!首先看外觀,要選擇表皮光滑、沒有碰傷的;再來聞聞看,成熟的樹李會有淡淡的果香;最後輕輕按壓,有點軟但又不會太軟的才是最佳熟度。記得買回家後如果還不夠熟,可以放在室溫下讓它後熟,但千萬不要放冰箱,不然甜度會受影響哦!

樹李何時採收最好?農民教你掌握黃金時間,這可是影響甜度跟口感的關鍵!最近剛好是樹李產季,很多農友都在問這個問題,今天就來分享在地果農的實戰經驗,讓你摘到最對時的樹李。

首先要注意果實的顏色變化,樹李從青轉黃再到微紅就是最佳採收期。太早摘會酸澀,太晚果肉容易軟爛。老農都說要看果梗處,當周圍出現一圈淡黃色「糖線」,手指輕壓有彈性不軟塌,這時候甜度剛好達到12度以上。記得採收前3天不要澆水,這樣果實的風味會更濃郁喔!


採收階段 外觀特徵 甜度範圍 適合用途
七分熟 果皮青黃相間 8-10度 醃製蜜餞
九分熟 黃底透紅暈 11-13度 鮮食最佳
全熟 整顆泛紅 14度以上 立即食用

中部產區的張大哥特別提醒,清晨露水乾了之後到上午10點前是採收的好時段,這時候果溫低比較耐存放。他們家果園都用「搖枝法」測試,輕輕搖動樹枝,自然掉落的果子就是熟度剛好的。要是遇到連續雨天,要提前1-2天採,不然容易裂果。採下來的樹李記得放在陰涼處「消水氣」,這樣能多放2-3天不會爛。

另外要注意不同品種的差異,像是紅肉樹李比黃肉的晚5-7天成熟。現在很多農友會用手機拍下果實照片,跟農改場的標準色卡比對,這樣判斷起來更準確。採收時最好留點果梗,用剪刀剪比較不會傷到果皮,裝箱時也要避免堆疊太密,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後續的賣相跟保存期限。

樹李

樹李怎麼種?新手必學的栽培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樹李怎麼種?新手必學的栽培技巧」,其實樹李(又稱紅肉李)算是台灣蠻好種的果樹,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算第一次種也能成功。我自己在陽台種了兩棵,從幼苗到現在每年都能結出酸甜多汁的果實,今天就來分享這些年累積的實戰經驗給大家。

首先最重要的是選對品種和種植時間,台灣氣候適合的樹李品種主要有「紅玉李」和「蜜李」兩種。建議在春天2-3月或秋天9-10月種植,避開夏季高溫和冬季寒流。買幼苗時要挑選枝幹粗壯、葉片翠綠的健康植株,根部最好帶有完整土球,這樣移植成功率會高很多。我當初就是貪便宜買了看起來虛弱的苗,結果第一棵沒多久就枯死了,真的是學到教訓啊!

栽培重點 詳細說明 注意事項
土壤選擇 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佳 避免黏土容易積水爛根
日照需求 每天至少6小時全日照 西曬太強要適度遮陰
澆水頻率 表土乾燥再澆透 結果期需增加水量
施肥時機 春季開花前、採果後各一次 用有機肥效果更好

種下去的前三個月是關鍵期,要特別注意澆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我習慣用手指插入土中約2公分,感覺乾燥才澆水,每次都要澆到盆底流出水來。記得剛種下去的一個月內不要施肥,等新葉長出來再開始少量給肥。很多人就是太心急,一開始就拼命施肥,結果把根燒壞了,這點真的要特別小心。

病蟲害防治也是新手常遇到的問題,樹李最怕果實蠅和蚜蟲。我的經驗是從開花開始就要掛黃色黏板,果實長到拇指大時套袋最有效。如果發現葉子有白粉病,可以用稀釋的牛奶水噴灑,環保又有效。記得定期修剪過密的枝條,保持通風良好,這樣能減少很多病蟲害發生。去年我太忙沒時間修剪,結果果實就長得比較小,真的是不能偷懶啊!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