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在問通書推薦,其實選擇一本好用的通書真的超重要!不管是查農民曆、看吉日還是找方位,一本實用的通書根本就是生活小幫手。今天就來分享幾款台灣人常用的通書,順便整理成表格讓大家比較看看。
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農民曆》,這根本是台灣家家戶戶必備的經典款!內容從嫁娶、搬家、開市到安床,各種生活大小事都能找到參考時辰。而且現在很多版本還會附上現代化的解說,讓年輕人也能輕鬆看懂傳統擇日學問。另外《通書大全》也很受歡迎,除了基本農民曆功能,還加入風水佈局、命理測算等進階內容,適合想要深入研究的朋友。
通書名稱 | 特色 | 適合族群 | 價格範圍 |
---|---|---|---|
農民曆 | 基本擇日功能齊全,通俗易懂 | 一般家庭、長輩 | NT$50-150 |
通書大全 | 進階風水命理內容豐富 | 命理愛好者、專業人士 | NT$300-600 |
現代萬年曆 | 結合傳統與現代生活應用 | 年輕上班族 | NT$200-350 |
擇日通勝 | 詳細吉凶時辰分析,專業性強 | 商務人士、開業者 | NT$400-800 |
現在買通書真的方便很多,除了實體書店,網路平台也都能買到。有些電子版通書還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查詢,像是我最近下載的一款APP,就把傳統通書內容數位化,要查什麼日子點幾下就搞定,超級適合隨身攜帶使用。不過還是建議新手先從紙本開始,翻閱起來比較有感覺,也能慢慢熟悉各種符號和術語的意思。
說到挑選通書的小技巧,建議可以先看看出版社的評價,有些老字號的版本內容會比較可靠。再來就是注意出版年份,畢竟每年節氣、閏月都不一樣,買到過期的就尷尬了。如果是第一次接觸,可以選那種有附詳細解說的版本,像是我去年買的那本就有用白話文解釋每個術語,看完真的長知識不少!
通書推薦:台灣人最愛用的老黃曆APP有哪些?現在就來跟大家分享幾款在地人愛用的實用工具,不管是看日子、查農民曆還是找吉時,這些APP都能幫上忙,而且操作簡單又符合台灣人的使用習慣喔!
首先不得不推「農民曆萬年曆」,這款APP根本就是阿公阿嬤的手機必裝神器!除了基本的老黃曆功能,還能查詢每日宜忌、沖煞生肖,連拜拜的良辰吉時都幫你標註得清清楚楚。最貼心的是會用紅字提醒重要節氣,像是冬至要記得吃湯圓這種小細節都顧到,難怪長輩們超愛用。
年輕一輩則偏愛「台灣農民曆」,介面設計比較現代化,但內容一樣專業。特別的是它有「今日運勢」功能,會根據你的生肖給建議,像是「屬馬今天適合簽約」這種實用提示。另外還內建了求籤功能,無聊時可以玩一下,準不準就看個人感受啦~
下面整理幾款熱門APP的特色比較給大家參考:
APP名稱 | 特色功能 | 適合族群 | 收費方式 |
---|---|---|---|
農民曆萬年曆 | 節氣提醒、拜拜時辰、傳統版面 | 長輩、傳統派 | 免費含廣告 |
台灣農民曆 | 生肖運勢、線上求籤、現代化介面 | 年輕族群 | 部分功能VIP |
通書大全 | 專業擇日、風水建議、命理師合作 | 有深度需求者 | 訂閱制 |
老黃曆快查 | 快速查詢、Widget桌面小工具 | 怕麻煩的人 | 完全免費 |
最近還發現「通書大全」這款很專業的APP,裡面連搬家、開市這種大事的吉時都幫你算好,甚至會標註當天的「胎神方位」,家裡有孕婦的話特別實用。不過部分進階功能要付費訂閱,適合對傳統曆法講究的人使用。
另外像「老黃曆快查」這種輕量級APP也很受歡迎,主打三秒鐘就能查到今日宜忌,還能在手機桌面放小工具,不用開APP就能看。對於只是想簡單查個日子的人來說,這種不佔容量又快速的最對味~
為什麼老一輩都説通書超準?3個你不知道的傳統智慧,其實背後藏著古人累積的生活經驗。通書不只記載農曆節氣,更融合天文曆法與民間智慧,難怪阿公阿嬤總愛翻閱這本「生活百科全書」。
首先,通書裡的「宜忌」可不是隨便寫的!老一輩會看「今日宜嫁娶」或「忌動土」,其實是根據24節氣與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像夏天「午時」陽氣最旺,適合辦喜事;而「破日」則要避開重要決策,這些都是古人觀察自然規律的智慧結晶。
通書內容 | 科學依據 | 現代應用 |
---|---|---|
擇日嫁娶 | 避開極端氣候 | 婚禮規劃參考 |
動土吉時 | 地質穩定時段 | 建築工程安排 |
開市方位 | 日照與風向 | 店面選址考量 |
再來,通書記載的「天干地支」其實是套精密曆法。老一輩常説「今年沖太歲」,其實是木星公轉週期(約12年)對地球的影響。古人發現這週期與農作物收成、氣候變化有關,才會發展出流年運勢的説法。
最後,通書的「二十四節氣」準到讓氣象專家都佩服!像「穀雨前後,種瓜點豆」這類農諺,是經過千年驗證的耕作時間表。現代農業研究發現,節氣前後確實存在溫度、濕度的關鍵變化,影響作物生長週期。
通書怎麼看?新手必學的農民曆查詢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通書怎麼看?新手必學的農民曆查詢技巧」,其實農民曆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懂啦!這本老祖宗傳下來的寶典,根本就是台灣人的生活指南,從搬家、結婚到開工都能查。今天就來教大家幾個超實用的查詢撇步,保證看完馬上變農民曆達人~
首先一定要認識農民曆的基本結構,通常會分成「宜忌」、「時辰吉凶」和「節氣」三大區塊。最常用的就是「今日宜忌」表格,直接告訴你哪天適合做什麼事。像是2025年7月16日這天,宜嫁娶、入宅,但就不太適合動土或安床。記住紅色字通常是吉時,黑色字就要多注意囉!
項目 | 說明 | 舉例 |
---|---|---|
宜 | 當天適合做的事項 | 祭祀、開市、嫁娶 |
忌 | 當天要避免的活動 | 破土、安葬、搬家 |
沖煞 | 生肖或方位的禁忌 | 沖虎(丙寅)煞北 |
吉時 | 一天中最有利的時段 | 卯時(5-7時)、午時(11-13時) |
查節氣也是超重要!台灣人常說的「冬至吃湯圓」、「清明掃墓」,其實都是跟著農民曆的節氣走。像今年7月16日已經過小暑,接下來就要準備迎接大暑了。這時候老人家都會提醒要喝綠豆湯消暑,是不是超有道理?
時辰吉凶查法很簡單,先對照現在的農曆日期,再找到對應的時辰表格。比如下午3-5點是申時,如果表格寫「吉」就可以安排重要會議,寫「凶」就最好別簽約啦。記得時辰是用地支計算,手機下載個農民曆APP對照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