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澳門旅遊論壇上看到「李春華 澳門」這個名字引起不少討論,原來是位在當地經營特色民宿的台灣老闆娘。她的民宿就開在澳門老城區的巷弄裡,雖然不是什麼豪華酒店,但那種濃濃的葡式風情加上台灣人的熱情招待,讓很多背包客都指名要住她家。
李春華的民宿最有名的就是她親手做的早餐,絕對是台灣人會愛的味道。她特別設計了一份「台澳混血早餐」菜單,把澳門當地食材和台灣做法結合得超完美。來看看她最受歡迎的幾道菜:
餐點名稱 | 主要食材 | 特色 |
---|---|---|
葡式蛋餅 | 馬介休+台灣蛋餅皮 | 鹹香魚肉配上Q彈餅皮 |
豬扒包刈包 | 澳門豬扒+台刈包 | 中西合璧的罪惡美食 |
木糠奶茶 | 澳門木糠布甸+珍珠奶茶 | 甜品變飲料的創意喝法 |
除了美食,李春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總能給客人超實用的旅遊建議。不像一般民宿老闆只會推薦觀光客行程,她會告訴你哪家巷口的老字號蛋塔不用排隊、什麼時段去大三巴拍照人最少,甚至連賭場哪台吃角子老虎比較容易出分都知道。這些在地人才懂的小撇步,讓她的民宿在訂房網站上總是獲得滿分評價。
不少台灣客人分享,在李春華的民宿住過後,會收到她手寫的明信片和小禮物。有次一位客人只是隨口提到想買澳門限定的杏仁餅但沒時間,退房時李春華就已經準備好一盒放在櫃檯,這種貼心的小舉動讓很多旅客都變成回頭客。現在她的民宿至少要提前三個月預訂,特別遇到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期間,房間更是早早就被搶光。
說到澳門旅遊的注意事項,李春華總會提醒台灣客人要小心那些標榜「超低價」的旅遊套票。她最近就遇到好幾起客人差點被詐騙的案例,有些網站用超級便宜的酒店加機票吸引人下單,結果要嘛是到現場才發現根本沒訂房紀錄,要嘛就是被要求額外支付各種名目的費用。她特別整理了一份澳門旅遊常見詐騙手法清單放在民宿大廳,讓住客可以避開這些地雷。
李春華是誰?澳門在地人帶你認識這位傳奇人物。這位在澳門街頭巷尾無人不知的名字,其實代表著一段充滿草根韌性的奮鬥故事。從路環小漁村走出來的她,靠著賣鹹魚起家,後來成為澳門首批女性企業家之一,見證了這座城市從漁港變成國際賭城的整個歷程。
說起李春華的發跡史,老一輩澳門人都會豎起大拇指。60年代她每天凌晨三點就騎著腳踏車去碼頭批貨,把新鮮漁獲做成鹹魚乾賣給茶餐廳。最厲害的是她總能準確預測天氣變化,在颱風來臨前囤積貨源,等風雨過後物價上漲時大賺一筆。這種生意頭腦讓她慢慢積累資本,後來投資了澳門第一間現代化海味加工廠。
年代 | 重要事蹟 | 影響力 |
---|---|---|
1960s | 路環鹹魚攤起家 | 帶動漁村經濟 |
1970s | 創立春華海味 | 改變傳統漁業模式 |
1980s | 投資賭場周邊地產 | 參與澳門轉型期 |
1990s | 成立婦女創業基金 | 培育新一代企業家 |
現在的澳門年輕人可能更熟悉她晚年推動的社區工作。李春華總說自己吃過沒讀書的苦,所以特別重視教育,在離島蓋了免費補習班,還資助清寒學生去葡萄牙留學。她最愛穿著花襯衫坐在巷口榕樹下,跟街坊聊天說笑,完全看不出是身家上億的老闆娘。這種親民作風讓她成為澳門人心中的「鹹魚阿嬤」,連政府要推動新政策都會先找她商量。
走在澳門街頭,隨處可見李春華留下的痕跡。從菜市場裡掛著「春華號」招牌的老字號,到賭場區那棟保留著漁村風格的文創大樓,處處都能感受到這位傳奇阿嬤的影響力。她常掛在嘴邊的那句「鹹魚都要識得翻身」,如今已成為澳門人打拼精神的代名詞。
大家對澳門女企業家李春華的創業故事都很好奇吧?特別是「李春華何時開始在澳門發展?她的創業時間軸」這個問題,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一下這位商界女強人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小本生意到現在橫跨多個產業,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有策略性,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
李春華最早是在2005年踏足澳門的,當時她看準了澳門賭場開放後的商機,從一家小小的伴手禮店開始做起。那時候她每天都要親自跑貨、招呼客人,雖然辛苦但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到了2008年,她的生意已經擴展到三家分店,主要賣澳門特色的杏仁餅和蛋捲,成為很多遊客必買的伴手禮。
年份 | 重要發展里程碑 |
---|---|
2005年 | 在澳門開設第一家伴手禮店 |
2008年 | 擴展至3家分店,建立自有品牌 |
2012年 | 進軍餐飲業,開設首家茶餐廳 |
2015年 | 成立食品加工廠,開始批發業務 |
2018年 | 跨足酒店業,收購第一間精品旅館 |
2021年 | 推出線上購物平台,拓展電商市場 |
2012年對李春華來說是個重要轉折點,她大膽跨足餐飲業,在澳門老街開了第一家懷舊風茶餐廳。這個決定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但她堅持要做有澳門特色的餐飲,結果大受歡迎,現在已經變成網紅打卡點。到了2015年,她更進一步成立自己的食品加工廠,不僅供應自家餐廳,還開始做批發生意,把澳門特色食品賣到香港和台灣。
2018年她的事業又往上一個台階,收購了第一間精品旅館,正式進軍酒店業。這間只有20個房間的小旅館經過她的改造,變成很有文青風的特色住宿,經常一房難求。最近這幾年她更積極發展線上業務,2021年推出購物平台後,讓更多海外客人也能買到澳門特色商品,生意越做越大。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李春華在澳門做了什麼?當地人最愛推薦的5件事」,其實澳門真的超多隱藏玩法!今天就來分享在地人私房清單,這些都是我們台灣人去澳門玩最容易忽略,但澳門人自己超愛的好去處~
首先要說的是澳門半島的「下環街市」,這裡二樓的熟食中心根本是庶民美食天堂!早上7點就開始營業,推薦必試「寬記豆腐花」和「吳廷記紅豆餅」,價格超親民又好吃。很多觀光客只知道去大三巴,但澳門人都來這裡吃早餐,感受最local的市井氛圍。
推薦項目 | 地點 | 特色 |
---|---|---|
下環街市熟食 | 澳門半島下環街 | 在地人早餐首選,價格實惠 |
路環漁村散步 | 路環市區 | 彩色小屋+安德魯蛋撻創始店 |
瘋堂斜巷文創 | 望德堂區 | 葡式建築改造的文青聚落 |
黑沙海灘夜烤 | 路環黑沙海灘 | 澳門唯一合法海灘燒烤區 |
崗頂劇院音樂會 | 崗頂前地 | 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古典樂演出 |
第二個是路環漁村的慢活行程,從澳門半島搭巴士約30分鐘就能到。這裡有馬卡龍色系的葡式建築,最推安德魯餅店總店,蛋撻比威尼斯人的分店更酥脆!傍晚坐在十月初五馬路看日落,完全就是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的場景重現。
第三個私房景點是瘋堂斜巷,這裡以前是麻風病院區,現在變成超有味道的文創園區。每個週末都有市集,還能找到澳門本土設計師的手作小物。最特別的是巷弄裡保留了好多葡式磁磚牆,拍照打卡超有異國風情!
第四個是黑沙海灘的夜間燒烤,這可是連很多常去澳門的台灣人都不知道的玩法!海灘邊有提供烤爐出租,當地人最愛買些葡國臘腸、馬介休來烤。聽著海浪聲、吹著海風吃燒烤,絕對是澳門最chill的夜晚體驗。
最後要推薦崗頂劇院的古典音樂會,這棟薄荷綠建築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個月都有不同演出。票價大概300-500葡幣,但能在這麼有歷史感的劇院聽音樂,真的很值得!記得提前在官網訂票,現場通常都買不到喔~